249篇~每一次沟通,都是一次思维的跨越
一个人的眼界决定格局。
我把画室收拾出来,成了阳光家庭教育工作室。过来的同学朋友们多了,就集思广益怎么整改工作室才能看上去舒服。
魏长伟老师和刁伯香老师提出来的挂壁画丰富视觉感的意见采纳了,画儿正在装裱过程中,画是孩爸自己画的,纯属业余爱好;
工作室是独立车库整改设计成了小公寓式的模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厨房、小洗手间都有,简简单单的用防水布帘做了间隔。赵加嘉老师提出布帘不好看,建议换个隔断。邓斌老师眼光脑界更为毒辣到位。他首先想到的是,几个朋友做在一起喝茶,其中一个去布帘后入厕,那声音那味道,一层防水布是挡不住的,有点不和谐。被他这么一说,我脑海中立即浮现出那个尴尬的场面。我不得不佩服邓斌老师的思维,就是反应的快,思虑的长远。
由于物业不允许外置广告牌,我一度愁怎么安排,才能让外人一眼看到阳光家庭教育的字样。邓斌老师一语解惑,可以在玻璃上张贴字样,这样,既不违反物业的规定,又能让外人一眼看明白咱工作室的具体内容。这一点,和韩文娟老师的思维不谋而合。又解决了一个难题。
我预留的小厨房位置,邓斌老师建议做个文化墙,做个长书架,可以放书,也可以放置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图片、获奖的证书或者孩子通过家庭教育,所受益的成长足迹等等。
至于冬天取暖问题,邓斌老师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建议用颗粒采暖炉,说不但干净而且费用低。
每一次沟通,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邓斌老师是校委会秘书长,借此机会虚心请教了校委会需要做什么具体工作以及校委会和家委会彼此之间沟通和衔接的节点,全是实际工作中的实战经验,有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瞧,真是人多力量大,短短几天的功夫,我脑海里就描绘了工作室大体的构架,太唯美。
感恩以上几位老师的合理化提议,特别感谢邓斌老师独到的构思。
看到女儿紧紧抱着刚收到的两本精神食粮《五感法写作文》《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我延伸到了可以多摆放一部分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书,比如武校的几部著作《校园,幸福教育的栖居》《为了折翼的天使》《校长陪你做父母》《教育,静等花开》《亲子日记成就好爸爸》以及儿童经典读本等等。
可以借阅,但须支付一定数额的借读金,并规定几天内送还等。
给思维插上飞行的翅膀,路会越来越广,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是吗?
助力生命成长,让爱传出去!
亲子共成长,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