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30日星期五晴
闺女上学快一个月了,可能是从幼儿园转型到正规的课业上,她有些不太适应。就这么点儿作业,在咱们成年人眼中分分钟搞定的事,她却得写很长时间。而且,写的也不标准。不标准我就让她重新写。擦了写,写了擦,我看到她眼中有泪,但是却不敢吱声。很明显,她有压力了。而我,也焦虑了。
本来说好她早写完作业可以带着她心爱的小狗狗出去走走的,但是她因为写的慢,眼瞅着到8点半多了,估计是去不成了,再看看我的脸,她“哇”的一声哭出来。我的火也“腾”的上来了,我说“你哭什么?”她说,“妈妈,你答应我辅导我写作业要温柔的,这个笔画我就是不会,你不能耐心一点!”孩子泪流满面的质问,让我沉默了。是啊!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怎么就急躁了呢!很明显我情绪化了!
反思自己,我清楚的知道:我这带有控制欲的苛责的愤怒的声音并不是本真的我,它是一种习惯性的应激反应。这背后,是我的各种期望:我为什么把希望孩子取得成功看得重要呢?因为我担心孩子的未来;很多的时候,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学习聪明,拥有某种或者多种才华,这期望的背后是什么呢?不仅仅是你对孩子天赋的欣赏,还有担心孩融入不了社会,甚至可能成为一个极其平庸的,在世俗眼光中落后于大多数的人。
但是,这都不是孩子自我发展的趋向。我们的恐惧对孩子来说危害是巨大的,最终也会让我们产生许多令人讨厌的行为。
其实这种恐惧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应该完全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孩子,相信他们的未来。
一番反思之后,我向孩子道歉了。我问她:“妈妈刚才对不起,情绪失控了,冲你发火了,请你原谅!你还喜欢妈妈吗?”
宝宝说:“妈妈,我原谅你了!我爱你!”“妈妈刚才对你那个样子,你还爱妈妈?”她说:“妈妈,你对我很好啊!我要什么你就给我买什么,你把我打扮的像个公主,选择你做妈妈我觉得很幸福啊!”
那一刻,我突然就流泪了。想起了那句歌词“给我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越过谎言去拥抱你。”很多的时候,我们在孩子面前真的是不如孩子。他们用一颗透明的心灵包容了我们!是他们的爱赋予了我们灵感,使我们获得宝贵的机会,得以唤醒内在的自己。孩子的成长,家庭中任何关系的存在,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个成员的成长。我当下关注的 ,是要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让整个家庭充满活力。
亲爱的宝贝,谢谢你!我希望,在我们的家庭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由的,每一个人都活的轻松自在,无所畏惧;每一个人都充满自信,敢于表达。
家不是束缚我们的枷锁,而是让我们绽放的土地,让我们练习翱翔的天空。
宝贝!妈妈愿意和你一起进步,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