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 星期五 晴
亲子日记第296篇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事物,从内打破是成长。教育孩子也是一样,与其用外力推着走,不如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内在的力量远比外在的力量更强大。
很多孩子,就是对学习没兴趣,无论你是来硬的,还是给软的,他们就是不愿意行动。最多,就是在“压力”驱使下,蠕动一丁点儿。想要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简直比登天还难。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一句话:“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只有点燃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汲取知识的热情,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想要点燃这把火,需要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是内在驱动力。
一、内在驱动力的定义
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简单来说,就是我有什么东西缺失了,没有这个东西,我很难受,这种缺失感会推动我做点事情。推动做事的力量就是内驱力。
学习属于高级的需要,只有当底层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被满足之后,学习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会产生。
因此,唤醒学习内在驱动力的前提是:先满足底层的需要。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需要先保证他身心健康,有自信、有价值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在此基础上,再来思索如何唤醒内在驱动力。
试想,孩子身处以下家庭环境中,是否有学习的动力:夫妻整天吵架,家庭随时面临崩溃。亲子关系紧张,孩子经常遭受批评、指责,甚至打骂。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亲子关系和谐,这才是唤醒孩子内在驱动力的基础和前提。
二、内在驱动力的好处
有一句话叫“胡萝卜加大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听话,那么我就奖励你,如果你不听话,那么我就惩罚你。奖励和惩罚也是一种驱动力,但它们属于外部驱动力,相比较内驱力来说,外驱力有以下几个问题:
1、不具有延续性
奖励和惩罚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有它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行动,可是,一旦没有,孩子会立刻停止行动。
2、无法实现责任的转移
学习是孩子的事情,也是孩子的责任,可是奖励和惩罚很容易把这种责任转嫁到父母身上,孩子会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学,那么他的投入度肯定不会高。
3、半衰期太短
如果父母把奖励和惩罚当成筹码,那么这个筹码很快就变无效了,你需要不断加大筹码,才能继续推动孩子的学习,那总有满足不了孩子的时候,而到那时,有该怎么办。
内驱力好处:
1、参与度更高
孩子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责任,因此,他会自觉自愿地投入,他不在意任何奖励和惩罚。
2、行动更持久
由于孩子把学习当成满足自身需要的事情,因此,他会持续不断地行动,因为学习这件事的特点是,越学越无知,越学越投入,孩子会不断探索新知,不断挑战难点。
3、成就感更足
由于不需要奖励和惩罚的筹码,所以一旦孩子有所突破,他的内心感觉会非常棒,他会享受这种成功的喜悦。
当一个人把学习当成放松的方式时,他根本不觉得学习苦,他认为学习就是放松,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这就是典型的内部驱动。
三、如何唤醒孩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前提是,先满足孩子的底层需要。因此,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支持他,理解他,关心他,爱护他,,鼓励他,这些本就是父母的本能,也是作为父母最应该做的事。主要靠以下三点:
1、给予孩子充分的学习自主权
就是在没有人逼迫的情况下,自己打心眼里想做,对孩子而言,学习不是为了讨好父母,也不是为了逃避惩罚,就是发自内心的想去学。
当孩子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学,学什么的时候,他的自主权其实也就释放出来了,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对“自己做主”这件事毫无抵抗力,只要能自己说了算就行。给孩子学习的自主权,是唤醒他内驱力最基本的条件。
作为父母,我们习惯性地对孩子采取控制,过度干预,总觉得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的辅助和监督,其实这些做法,无形当中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1)陪写作业。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和巩固当天的知识,是需要孩子独立完成的。可我们迫于学校、老师的压力,以及自身的焦虑,对孩子的写作业问题强加干涉。结果,就造成了作业责任的转嫁,孩子觉得父母催,我就做,不催,我就一直拖着。(2)代选兴趣班。我们总是按自己的想法,为孩子安排课程,不管孩子感不感兴趣,强加给孩子,那么孩子肯定是不情愿的。(3)生活上的大包大揽。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我们家长总是觉得孩子没长大,还不够成熟,把孩子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大包大揽,渐渐地,孩子觉得这些事情都是父母的,自己没有必要参与。因为我们习惯于干涉,习惯于控制,所以,养成了孩子依赖别人的个性,他的自主意识会变得极差,他更倾向于看父母的眼光,他更喜欢把责任转移到父母身上。
想要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学习的责任转交给孩子,他可以决定学什么,什么时候学,要学到什么程度。同时,在生活上,要多给孩子一些选择权,经常给他创造一些机会,鼓励他独立自主地完成。
2、先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1)胜任力。孩子完成的任务,难度不要太高,要孩子跳一跳就够得着,孩子越成功越自信,越有激情。
(2)及时反馈。对于孩子丁点的进步,要玩命地欣赏,玩命地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就会在学习中找到快感。
没有人天生喜欢被虐。人们更喜欢于有好处的事情,想要孩子投入学习,爱上学习,那么,你得先让他感受到好处,想让他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3、要培养孩子内在的目标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这个目标可大,也可以小,但不能没有,没有目标的事情,人很容易迷茫,迷茫就容易放弃,放弃就意味着失败。
对于学习来说,它也需要目标。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有人说了,学习的目标不是很清晰吗?为了考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为了将来的美好生活,这些都是目标。但对孩子来说美好的未来究竟是什么,孩子清楚吗?我觉得未必,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大多都不错,基本属于要啥给啥,他们觉得现在就挺好,既然如此,我何苦为了一个虚幻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学习。
想要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需要找到一个孩子可以看见的,是可以感受到的,是发自内心想要得到的目标。
(1)跟自我实现相关的目标。我们的孩子,他们本来是有目标的,他们中间有的人想当科学家。有的人想当宇航员,有的人想做大老板,其实这些都很好,只是,我们经常忘记提醒他,让他迷失了方向。
(2)跟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相关的目标。对于孩子。如果能把学习与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绑定起来,孩子定会不顾一切的努力。他会深刻体验到学习的意义,他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学习,学习对他来说不再是痛苦,而是通往幸福的挑战。
(3)跟底层需要相关的目标。人类的底层需要永远不会变,只要你能把它们联系到学习,那么孩子自然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