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岁月长河,已是过往,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皆是希望
山河远阔,国泰民安,祖国生日快乐。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以匠心致初心,忆峥嵘岁月,看今朝辉煌。
瞩目大国崛起,悦揽盛世风华
千秋华夏,壮丽河山,落日余晖,璀璨星河。此生无悔入华夏,心中有国,万里山河皆为家。
如果信念有颜色 那一定是中国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节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十一”、“国庆节”、“国庆日”、“中国国庆节”、“国庆黄金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49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国庆节是一种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承载了反映中国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具有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是国庆庆典的四个基本特征。
国庆节的由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tianan门广场隆重举行。
1949,开国大阅兵。最早提出“国庆日”是马叙伦先生,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zheng治协shang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委员发言:“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林伯渠委员也发言附议,要求讨论决定。当天会议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这就是把“10月1日”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即“国庆日”的来历。
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为了中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
我们幸福,开心,喜悦,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品尝着姥姥和姥爷准备的一大桌子美食,我们一起举杯庆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在这美好又激动的时刻,我们心存感激之心,陪伴着伟大祖国,积极向上砥砺前行,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
星月同舞,巍巍中华,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如有来世,还做汉娃!
祝福祖国: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