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不以“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控制孩子
马驰翔、驰程爸爸

2022年10月2日星期天阴亲子日记莒县一中初中部2020级8班驰翔爸爸莒县第三实验小学2021.9驰程爸爸1731

亲子关系最容易掉入“控制”的陷阱”,这种控制最让孩子感到痛苦。

一位14岁的少年,因为不满父母在房间里安装摄像头,一怒之下跑去报警。

警察来到家里,爸爸不慌不忙地说:你有多少隐私,我是你什么人,我不能监控你?

控制一个孩子,父母最常使用的理由就是“我是你什么人”、“我都是为了你好”、“我会害你吗”。

其深层含义是“你必须听我话,我对你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并且大多数家长意识不到这种密不透风的“关心”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然而,越是想方设法地控制孩子,最后也越容易失去孩子。

著名哲学家马丁·布伯曾说:“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

每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会有独立的意识,如果父母万事插手,小到吃饭穿衣,大到升学成家,对孩子来说,反而变成一副枷锁。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焦虑与压力也成倍增长。

人生最痛苦事情之一,就是没有选择权。

美国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在《自驱型成长》一书里提出:

家长无处不在的控制,导致孩子产生慢性压力。随着压力的积累,逐渐削弱孩子应对和化解压力的能力。

幸福的家庭,少不了界限感。

幸福的孩子,也少不了来自父母的放手和尊重。

唯有放手,孩子才能在不断地尝试和经历中,发展出一个内心强大的自我。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37771
推荐日记
《假期第二天》
《盛世华诞󾓭 》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粗心的我》
《2022.9.30(90)》
《2022.10.2 》
《劳动中成长》
《“言传”》
《随手记》
《修牙小对话~》
《纸青蛙》
《第252篇 祖国生日快乐》
《一起做手工》
《2022.10.1(91)我爱我家 更爱国》
《假期第二天》
《日记》
《吴承轩》
《无》
《读《教育名论精要》有感2》
《日记》
《“境教”》
《展妈亲子日记第1049篇《庆祝国庆》》
《日记》
《随笔》
《《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有感(2)》
《家长会体会》
《2022.10.2【134】国庆第二天》
《掰玉米》
《遵守秩序》
《读《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有感(2)》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