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 星期六 天气阴转雨
伴随祖国母亲第73个生日的到来,我们全家人便踏上回老家的归途,在国庆节的渲染下,每个人的内心都无比开心和喜悦,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
金秋十月,正是秋收农忙时节,我们当然不能错过这难得的好时机了,前段时间雅楠在跟姥姥通话中得知,因为之前频繁的降水,导致一块最难收的玉米已经让姥姥姥爷收获了,这让雅楠很是心疼,她觉得没有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感到遗憾。到家后得知还有最后一块玉米地没有收割,雅楠和忻妍兴奋的说:终于可以干活了!在这响亮的话语背后可否真枪实干呢?
早已知晓一场强降雨在假期来临时也赶来凑热闹,可农忙抢收在即,对这种不速之客都想敬而远之,但是我们又如何左右天气呢?只能在心底默默祈祷,希望大雨来的晚一些再晚一些。大清早,我们刚要吃早饭,便接到收割玉米的电话,我和父亲没来得及吃早饭就来到玉米地,孩子的爸爸也随后赶到,等待收割机的到来。
在早年时,收玉米要分很多步,整个过程全靠人工完成,徒手掰玉米棒子,再收玉米杆,再将其捆扎,然后再用老黄牛驼回家,这样还不算完,还要把玉米杆上的叶子摘下来,再捆扎好,分别垛成草垛。驼回家的玉米棒子,用手一个个剥掉外皮,最后是晾晒的过程。
现在收割玉米非常方便快捷,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收获满满的粮仓,玉米杆粉碎,再次利用做肥料,玉米棒则由专业运输的车辆送到家门口。以前要用几天的时间收完一块玉米地,现在一天能收一大片玉米地,效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思绪间,收割机已准备就位,收割机师傅有条不紊的将一排排玉米收获入仓,很快整块地的玉米已收割完成,专业运输队把收获的玉米棒运送回家,我们也也一路跟随,突然觉得很有趣,我们来地里好像什么都没干就结束了。
到家后,玉米棒上面还会残留部分的玉米皮没有完全剥干净,我们要在大雨来临前收拾好玉米,因此我们加快速度,全家齐上阵,雅楠和忻妍现在有机会大显身手了,看到雅楠和忻妍干的累了依然在坚持,即使满头大汗也顾不上擦干,一滴一滴的汗水低在玉米上,我顺势想到一首诗
《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虽然不是烈日炎炎,但满头的汗水滴在金黄的玉米上,我不由得说到:平时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里,我们都提倡节约粮食,不浪费食物,你们现在知道我们吃的食物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了吧!每一粒粮食的收获都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我们要节约粮食,杜绝浪费。雅楠和忻妍一边努力干活,一边答应着,好像没时间跟我闲聊。总之,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表扬!
在大雨来临前,我们刚好收拾完,虽然不喜欢这样的天气,但此时还是心怀感激的!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庆祝是不是更有意义呢?
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