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晚上,女儿完作业后,还意犹未尽,想再干点儿什么。于是,就自己找了一张数学试卷来做。当时我只是瞟了一眼,发现那份卷子很难。但看着女儿一脸自信的模样,就没有提醒她。
果不出所料,在第一大题的填空题就开始“咬笔杆”了,一副遇到拦路虎的样子,为了不打扰女儿思考,我离她远了点。 半个小时后,女儿拿着试卷来到我面前,“妈妈,我做完了。但有一道应用题不会。”我看了看,这是一道有些复杂的应用题,没有三步是算不出答案的。但女儿总是爱投机取巧,光想一两步就计算出来,所以所有的演草都是错的。“你再多读几遍题,好好想想再做。”“妈妈,我都想半天了,这道题我真的不会... .
面对着夜晚灯光下的试卷,和女儿一脸茫然的表情,此情此景好熟悉。一直以来,对于女儿的数学我都是有问必答的,有难必讲的。可是女儿现在已经是六年级了,我不能再这样惯着她了。于是,就告诉她:“如果实在不会做,就放一放吧,说不定思考一夜就会做了呢。”女儿高兴的接受了我的建议,没有再问下去,就睡觉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刚刚起床,女儿就兴奋地喊我:“妈妈,那道题我想明白了,我一画图就做出来了。你快来看看!”我一看,在那道题旁边画了一个草图,下面是算式,结果完全正确。就表扬她说:“你真棒,学会独立思考了。以后再遇到不会的题就不用妈妈给你讲了。”女儿一脸的兴奋,“嗯,以后我自己思考,不再问你了。”
女儿现在已经是六年级了,但还是第一次自己独立思考并解决数学难题。由于我的“强权”,在数学方面没有做到“示弱”,没有做到彻底放手,导致了孩子一直在心理上依靠我,一直不会独立思考。
前思后想,没想到我的一个不小心竟给孩子造成了这么大的一个后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伴随孩子时间最长的一位老师,我们的一个错误决定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让我们学着做父母。摆正心态,在孩子面前学会放手,学会示弱。我们一次次的示弱,让孩子一次次的变得强大。这就是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