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 星期五 阴
亲子日记第307篇
当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作为家长,我们的教育观、教育手段也无时不在接受着挑战。那么,应当如何去爱孩子呢?很多人都进行过探讨。在为孩子煞费苦心时,我们不妨放下包袱,给孩子以轻松的爱。让孩子感受到被爱的轻松与欢乐。
长期以来,家庭教育中主要存下以下四个误区:
误区一:干涉孩子的自主发展。
自主发展是儿童生命和发展权的重要体现。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的一切都是属于父母的,孩子干什么都得听父母的。因此,他们常常不考虑孩子的意愿,自主地为孩子规划他们的未来,强制性地对孩子进行超负荷地定向教育,从而剥夺了孩子自主解决问题、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常常使孩子处于被动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旦孩子发现父母为自己“精心设计”的前途并不符合自己的愿望时,就会与父母产生矛盾,形成“代沟”。父母的干涉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最终使孩子失去了自主发展的机会。
误区二:剥夺孩子的劳动权利。
许多家长,对孩子“疼爱”过度,事事包办,使孩子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以至于长大后还要依赖大人的照顾。父母从小剥夺孩子的劳动权利,不仅使孩子失去了劳动锻炼的机会,感受不到劳动的快乐,有的甚至对劳动产生厌恶感,所有这些都将影响孩子今后的生活和发展。
误区三:限制孩子的游玩。
不少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从小就忙着上各种兴趣班,被限制在狭窄的空间,失去了游玩的自由,没有了游玩的快乐。其结果是束缚了孩子的手脚,孩子失去了童年应有的欢乐,影响了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
误区四:无视孩子的意见。
在有些家庭里,家长在处理问题时,往往凭主观行事,很少给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对孩子较多的是训斥和强迫服从,缺少轻松的氛围和宽容的态度,缺乏真正的信任和尊重。居高临下式的说教,常常使孩子觉得和家长难以亲近和沟通。
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是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应享有的合法权益,没有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对待。因此,家长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往往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甚至是反感。家长也往往产生无尽的困惑和烦恼。这种亲子关系难以使孩子形成乐观、独立、进取的人格。这种忽视儿童权益的教育对儿童将来的发展必定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