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多少遍了,每次都这样。”这句话有一个暗示作用,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自证预言,什么意思呢?
家长第一次说:“你真粗心,刚说了,你又忘了。”
第二次孩子继续出错的时候,家长再次巩固这个说法:“你怎么每次都这样呢?我说了多少遍了,认真点。”
说的次数不断增多的时候,慢慢地,孩子和家长都信了,这个预言就被证实了:我就是一个粗心的孩子。
通常,家长还很不死心,最后也不忘总结和验证:“看吧,我都说了,你就是粗心,早该听我的,认真验算多一次。”
家长活生生地通过这些负面的话语塑造出了一个总是粗心、不认真的孩子。
事实上,真的是孩子粗心吗?既然说了那么多次,孩子都还不会,那是不是该换个法子说了?还有,有没有可能是方法不对?又或者这个任务太难了?
别只顾着否定、责怪孩子。
我们要与孩子站在一起,去打败问题,而不是与问题站在一起把孩子打败了。
如果作为家长你有方法,请给孩子方法,如果没有方法,请给孩子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