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 周四 晴
打开这个本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永彬校长的赠言:童年有书,未来有梦,打开书本一起向未来。谢谢老师的鼓励,我也会继续努力,好好利用这个本子记录亲子日记。
晚饭后我们一起去纵横超市买水果,在路上看到有踩高跷表演的,锣鼓喧天,众人围观,很是热闹。我们一下就被吸引了,但怕超市晚了会关门,于是我们商量,速战速决,速去速回。
买完东西要走时喊了两声笑笑,没人回应,于是我焦急的来回找,终于在米面区找到,只见笑笑手中一个中号方便袋。里面有红米和小米,显而易见,这是笑笑的“杰作”。看,笑笑手上还沾着几粒顽皮的小米,似乎是想作为“呈堂证供”而粘着不肯下来。我问笑笑“你把两种不同价格的东西掺到一起,人家就没法卖了,怎么办呢?”笑笑似乎有些不知所措,想了一会儿才说“那我们买着吧,要不然阿姨会生气的。”我笑了,为女儿的做法高兴,他没有不管不顾不负责任,也没有弃之不理转身离开,而是在慌乱之后想办法承担责任,解决问题。我拉着笑笑的手边走边说:“好主意,这样做是对的,走,我们买回家去煮米粥,可有营养了。”来到售货员跟前,我地上那一小把被迫纠缠在一起的两种米,不好意思的说“大姐,麻烦给称一下,被孩子掺一起了”售货员看了一眼,笑着说“没事儿,等会儿我筛一下就行了”我一听立马道谢,并告诉笑笑阿姨不生气,不买也可以。并让笑笑跟阿姨说声谢谢,笑笑乖巧的说了声谢谢阿姨,然后向售货员大姐挥手再见,也教育笑笑,以后不可以这样。虽然这个阿姨暖心理解,热心相助,但也确实平白无故的给人添了麻烦。笑笑点头答应着,并保证不会再这样了。
因为这个小插曲笑笑有点闷闷不乐,可一走出超市,那热烈响亮的鼓声便传入耳中,笑笑立刻神采飞扬,拉起我的手,加快了步伐叫道“妈妈,快点,我们去看高跷表演,要不然他们的演出就要结束了”被拉着小跑起来的我只能连连说好好好。
来到近前已经围了一圈人,我们娘俩也下车来到一处缝隙朝里看去,只见有十几个人,男女老少踩着高高的木棍。有的人玩彩扇,有的人挥舞彩绸,个个热情似火,似乎想将这寒凉的秋夜点燃,以温暖所有围观的群众。锣鼓的声音更是响亮,似乎就在耳朵边上,可谓震耳欲聋,但也许就是这股热情似火的劲儿吸引了大家的驻足围观,笑笑也跟着这鲜明轻快的节奏跳起舞来。还不忘问我“妈妈,他们好厉害,他们一直这么跳,不累吗?”“累呀,”我说,“你看他们一个个满头大汗的,肯定很累的,但有这么多人喜欢他们,他们也会很高兴的”笑笑停了下来,抬头又问“那他们踩在上面不会害怕吗?会不会摔跤呢?”我摸了摸笑笑的额头,被夜风吻过的额头因为跳舞微微发热,又顺势扶摸了下他凌乱的头发,笑着说“不会呀,他们肯定练习了很久,所以他们不会害怕,更不会摔跤,但是在这之前他们肯定怕过,也一定摔过很多次,可是因为喜欢他们会克服畏惧心理,因为努力,他们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爬起来,用坚强和毅力造就了今天的成功,我们也才可以看到他们如今的运用自如,健步如飞。因为勇敢,他们选择了,因为热爱,他们成功了”我喋喋不休,兀自感慨,不知道笑笑能否听得进去,但是看得起劲,一直到表演结束,我们也乘兴而归,心想超市一趟,不虚此行。
回家500度了一下高跷的来历和寓意,发现其历史悠远,寓意美好,流传广泛。是流传于各国各地的汉族民间舞蹈,她也带我回忆起了小时候:每年的正月十五,大爷都会骑着老旧的大梁自行车带我走20多里坑坑洼洼的土路,一路颠簸来到龙城看灯会。一到晚上人山人海,各种彩灯亮如白昼,跑旱船,踩高跷……各种精心编排,精彩演绎的节目络绎不绝,而小小的我不是骑在大爷的头,就是站在车梁上面,有时会被大爷托举到旁边的景观树上。有时去不了城里,就会早早的在有平房的人家爬上平屋,几个小伙伴聚在一起遥望龙城,昂首企盼。等到“恭侯多时”的烟火冲入云霄,点亮夜空。几个小伙伴会忘记身在高处而忘我的欢欣鼓掌,手舞足蹈。伴随着遥远的记忆,冲入脑海的还有深深的思念。除了思念了20多年前的天真和快乐,淳朴和热烈,更思念那位将我捧在手心中疼爱和照顾的老人,而唯一的回报便是我们一家人幸福的生活,所以我要努力工作,好好爱自己,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