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孩子如何才会明白学习的重要、父母的不易?(1122)
山西太原城东路小学子烨爸爸

10月26日 星期三 晴

亲子日记第1122天

孩子到底要经历什么,才会明白学习的重要、父母的不易?(好文)

有一个问题:“孩子需要经历什么,才会明白学业的重要性?”

其中有一个扎心的回答是这样的:“唯有被生活殴打到遍体鳞伤时,才会懂得学习的重要性。”

很多时候,不管父母、老师怎么苦口婆心,讲述学习的重要性,孩子就是听不进去。

唯有自己吃过生活的苦,才会恍然大悟。

我姨家有一个孙女,从小就是在父母的呵护疼爱中长大,上学的时候也不愿意吃学习的苦。

明明有机会就读一个职业中专,去上了几天学,觉得学习无聊,索性辍学去打工了。

一年的时间里,她学习过美甲、理发、商场导购,但每份工作时间都不长。

当得知跟她同龄的两个亲戚家的孩子,今年都考入了211大学的时候,她沉默了。

或许是一种无奈,或许是一种妥协,从她淡淡的忧伤目光中,我感觉到了她的悔意。

人生就是如此,当你突然醒悟,想要挽回曾经拥有的那一切的时候,为时已晚。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世界上有一条很长很美的路,叫做“梦想”;还有一堵很高很硬的墙,叫做“现实”。

梦想虽然遥远,只要肯努力,终究会照进现实。

虽然有时候,你付出的努力也许和当下的成绩不成正比,但你所走的弯路都有它的意义。

作家三毛曾说:

“无数次的黑夜过后,总会迎来自己的星星。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每次成功的背后,都有无数个艰苦奋斗的夜晚。

作为父母,最怕孩子不吃学习的苦,等踏上社会之后,突然醒悟,后悔正在吃生活的苦。

2008年,安徽高考0分考生徐孟南,曾经轰动全国。

生活在底层的父母,一直对他寄予厚望,而他却非常特立独行。

那年高考,他故意交了白卷,考了零分。

10年之后,在吃尽了生活的苦后,他终于醒悟,重新走进了考场。

这10年里,他辗转四方,做过各种苦工,组装广告箱、造井盖、包装产品,吃尽了生活的苦头,每次换工作,都要格外留意学历要求。

为此,高中毕业的他,屡屡遭遇挫败。

那时,他才发现,成绩无用论都是骗人的。所以,他又重新开始学习,想要弥补过去的遗憾。

我不相信一个在学习上总是偷懒、难以坚持的人,进入社会能够突然摇身一变,成为勤奋、自律,有所成就的人。

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默默付出和支持。

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曾在一次访谈中,透露了小时候父母对她的教育是十分严苛的。

从刚开始识字的时候,父亲就督促她每天抄成语、古诗,再背下来检查。

上了中学,父亲每天会给她开书单,要求她必须读完多少名著,并且要摘抄书中的精彩句子。

董卿曾经说过,正是因为父亲当初的严厉要求,自己喜欢阅读的习惯悄然养成。

董卿说:“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的某个场合帮助我表现的更出色”。

于是现在,全国人民都在电视上看到了她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她的各种高光时刻背后,是数十年的寒窗苦读,以及自律。

努力读书,人生才有底气,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让孩子自觉主动学习,

这是我见过最好的方法

教育路上,父母需要做到“收放自如”,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该抓紧的时候要抓紧。

父母要给孩子一个既有规矩又相对宽松的环境,才能让他的潜能最大化发挥,才能养成自觉的好习惯。

如果家长能做到以下“三个放手”和“两个抓紧”,孩子一定会自觉主动。

1、放手让孩子独立

倘若你足够细心,就会发现,孩子自2岁开始,乃至1.5岁左右就喜欢说“我自己来”,孩子是在向成人表明,“我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学会放手,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教育智慧。

替代孩子做事情,不仅剥夺了孩子体会自己能力的机会,也让他失去了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白了,其实就是父母没有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孩子2岁之后,家长就要逐渐减少对孩子的照顾,做一个“60分妈妈”而不是继续做一个凡事替代孩子做的“完美妈妈”。

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学会适当放手,把空间留给孩子去探索。

2、放手让孩子试错

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成长的机会。

每次孩子犯错,作为家长,一定会逮住机会马上批评教育,真正将教育随时随地进行发挥到了极致。

即便孩子犯了错,也不要苛责,重要是教孩子如何认识错误,从中汲取经验。

比如有的孩子顽皮摔倒了,父母立马补上一句“让你小心点,你不听,你看摔疼了吧?”

作为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成长就是从错误或失败中不断吸取经验的。

当孩子了解如何正确地面对错误或失败时,他们才能学会坚持,从而迈向成功。

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只有放手让孩子试错,他才能练就强大的内心。

3、放手让孩子选择

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而不是替孩子做决定。

在生活中,孩子在遵守规则的条件下,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由地活动,做他想做的事情。

一些生活上的事情,比如穿、脱衣服、用餐、扫地等,就应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去做。

懂得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其实是一种智慧,不要总是以“我为你好”为借口剥夺了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

4、抓紧培养习惯

3-6岁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是孩子一生奋斗向前的内驱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教育孩子,一定要趁早。

0-6岁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错过了就很难纠正,孩子越大越难管原因就在于此。

所以,父母务必要在孩子定性之前给孩子立规矩,以身作则给孩子立一个好的榜样,帮助孩子养成独立、自信、自律等良好习惯。

5、抓紧培养能力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只储蓄罐,你投入的每一份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回馈于你。

这3种能力越早培养,将来孩子越有出息。

第一种是自律能力。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从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

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自律,是一个孩子的高级软实力,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过得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第二种是思考力。

爱因斯坦说,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独立思考,是孩子终生受用的能力。

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遇到事情不会盲目跟风。

第三种是自控力。

现在的电子产品、网络游戏,以及社会上的花花绿绿等太多的东西吸引着孩子,你帮孩子戒掉了这个游戏,还有无数吸引人的“东西”在等着他。

除非孩子学会自己控制,否则家长不可能一辈子给孩子做好把关人。

一个自控力发展的比较好的孩子能够在一堆选择中,做出合理的决定。

自控力一般会涉及到三个组成部分: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欲望。

自控力强的孩子,未来更容易获得成功。一个人能否成功,自控力的影响远超过智力的影响。

真正的静待花开,不是真的放任孩子,什么都不管,而是在孩子从小的时候,就养成自觉的习惯。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父母做榜样。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里面,写给儿子的信说: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

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一定要告诉孩子,在这个世界上能轻而易举、毫不费劲做到的,只有贫穷和衰老。

其他的都需要努力!

学习虽然很艰苦,但不要抱怨,因为那是你通往未来的路。

锦绣校区

子烨爸爸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70252
推荐日记
《名字的"烦恼"》
《亲子日记之第219篇》
《魔方》
《277篇 日常随笔 10月26日》
《坚持不懈的努力开发心中宝藏!》
《亲子共读》
《送给妈妈的吻》
《大胆尝试》
《亲子日记343天》
《周三》
《控制情绪》
《1.20李晨萱妈妈亲子日记第27篇》
《亲子日记》
《一起读书(第303篇)》
《276.作业》
《二三事》
《浩宝朵宝成长日记496》
《亲子日记第278天》
《诸冯学习8.4班李振川》
《实操课感悟》
《亲子共读29天》
《亲子日记9》
《我们的变化》
《周三》
《为了更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2022.10.25星期二天气晴》
《电视不能多看(16)》
《278篇》
《亲子日记》
《爸爸接送的一天》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