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闺女的作业写到十一点,说出来别人都不信,三年级的小学生哪有那么多的作业?其实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多,而是闺女脑袋转的慢,就像是数学,横式写了,竖式看半天无从下笔,不知道商几。每天的作业我都是让她最后写数学,先易后难嘛,语文好写一些,就是写写字,英语临时都是背的,写的不多,所以数学是难点,放到最后。到最后也看见她哈欠连天睁不开眼了,但是没写完怎么能睡呢?别人能完成的我们为什么完不成?不能搞特殊化,一个字就是:写。怨不了别人,只能赖自己,如果上课能认真听讲,不开小差,学的扎实一点,也不会这样。
昨晚睡得晚,早上照样和平时一个时间起床。我也知道睡不醒,这样就是为了让闺女知道,她不认真学习的一连串不良后果,自己来承受。
今天看了一篇关于孩子磨蹭拖拉的文章,写的很在理,和家人们共勉。
十个孩子中,至少有七个孩子都有拖拉磨蹭的毛病。因为大人对时间的理解,和孩子对时间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有可能孩子只是按自己的节奏生活与学习,家长却觉得孩子太慢,太磨蹭,因此给孩子贴上了“拖拉”的负面标签。
教育过程中,不宜随便给孩子贴标签,更不能轻易放弃对孩子的调整与教育。面对总是拖拉磨蹭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一一根治问题。
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没有天生磨蹭的孩子,也没有无缘无故就不想动的孩子。一个孩子身上的问题,往往受环境以及后天教育的影响。要知道,孩子在学校上了一天的课,既要遵守规章纪律,又要学习知识课程,其实已经很累了。回到家后,他需要的是好好放松,如果要求他马上写作业,难免会走神、发呆、磨磨蹭蹭。
💦 导致孩子磨蹭的,一般有这3个原因:
一是对时间和规划没有概念。一小时可以做多少事,完成一份作业需要多少时间,孩子对于这些问题都毫无概念。所以他没有紧迫感,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做作业,自然会做得比较慢,他自己也无法估量做得慢的后果。
二是家长对孩子过多的干涉。有些家长在孩子写作业时,经常打断孩子,给他送杯水或者提醒他做错了题。或者因为对孩子期望过高,发现他做得不好就严厉批评,导致孩子开始讨厌写作业。
三是孩子被卡在“情绪困境”里。情绪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孩子陷于紧张、恐惧、害怕、愤怒等等情绪中,他的拖拉情况会更加严重。
家长可以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总觉得是孩子的问题,而错过了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好时机。
💦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长才最要命
一位心理咨询师曾做过一个调查:你最不满意自己孩子的是什么?结果,大多数家长的第一个答案都是:磨蹭。
为了让孩子快起来,家长们再三催促,试图用催促来推孩子快一点。这样做只治标不治本,还有可能会伤害孩子。
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做作业磨蹭,就着急上火,不是批评指责,就是唠叨发怒。这样的教育只会恶化亲子关系,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不愿意服从管教。而且,父母不正当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让孩子觉得自己真的很差。
我们的孩子,最需要的不是催促,而是引导,不是负面教育,而是正面管教。磨蹭是孩子在成长中的必经阶段,父母要从中发现孩子的进步空间。
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孩子足够的指导,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经年累月的培养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