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脸色,就是女孩情绪的晴雨表,也是她对待世界最真实的反映,爱抱怨,消极沉默的父亲,养不出积极向上的女孩。
教育家斯宾塞在书中写道:
“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
父亲,其实是一个女孩童年的底色。
他会影响一个女孩的性格和思想,影响她的职业规划、婚姻状态、人际关系,甚至于整个人生。
心理学家斯蒂芬·波尔特曾将父亲这个角色划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父亲对待女孩的不同方式,会影响女孩对待自己人生的态度。
1苛求成就型,容易养出焦虑压抑的女孩
适度的“鸡娃”可以让女孩在逐渐的进步中产生内驱力,而过度的“鸡娃”反而让女孩心生厌学,严重的身体也受尽折磨。
听过一个故事:
一位爸爸每次都要查看女儿学习的成绩。只要女儿错一道题,爸爸就会责令她将错题罚抄几十遍,甚至上百遍,直到女儿将正确答案倒背如流,他才肯撒手。慢慢地,女儿发现自己非常压抑。她常常为达不到爸爸的要求,受尽惩罚,而深感痛苦,经常痛哭流泪,焦虑不安。最后,不得不休学,寻求医生的帮助。
心理学中双生子爬梯实验结果得出:“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生理准备完成后再去训练,结果事半功倍。”
这个结果也证明了,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或许能赢得一时,但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进步才能赢得一世。
每一位父亲都希望自己的女儿是人群中最闪亮的一颗星,常常以高标准,高要求去历练自己女儿。可父亲忘了,进步是循序渐进的,要根据女儿的情况,规划出符合她的进步样本。否则,直接把她带到更高困难区上,她不仅不适应,反而会心生焦虑,变成一个个痛苦压抑的女孩。
那些过度苛求女儿成就的父亲,只会让女儿越来越压抑,越来越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