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天气晴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把自己看到的一些小片段来定义一个人的好坏,这种窥豹一斑的行为是不对的。
不轻易给孩子的朋友贴上“坏”的标签:尝试先用接纳的态度观察和对待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被同伴吸引的真实原因,这会让你重新认识、理解孩子。
不用粗暴、强制的方式“拆散”他们:青春期孩子的特点是什么?叛逆!简单粗暴的干涉只会激起孩子的反感,让他们“抱团”反抗;试着告诉孩子朋友的坏习惯可能带来的危害,而不是直接让孩子远离这个“坏朋友”;不过当孩子的朋友有严重的不良行为或品行问题时,我们也应该采取适当的强制措施,防止孩子受到伤害。
与孩子理智、平等地进行讨论:认可孩子选择朋友的自主权利,对他的交友选择表现出足够的尊重与支持,创造平等自由的交友环境;同时坦诚表达自己的观察和看法,解释你会产生这些看法的原因:引导孩子,但仍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让他对自己的选择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