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 星期六 多云 亲子日记第1115篇
前面分享了李贵希校长的五条家庭教育原则。不知道有没有帮助到大家呢?今天继续分享李贵希校长的另五条家庭教育原则,希望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
第六条原则:随时鼓励,定期反思。对于孩子,做家长的总是批评太多,表扬太少。我们看见孩子身上有什么缺点总忍不住批评,希望他变好。事实上,孩子的行为,好的通常占85%以上,不好的只是15%左右。当我们认为孩子没有可表扬的优点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看待孩子的眼光有问题。只有我们随时对孩子进行鼓励,孩子才会意识到自己的优点,这些好的行为就会固化成为他的习惯,让他闪闪发光。对于15%不好的行为,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定期做反思。帮助孩子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因,找到改进的方法。当然不管是鼓励还是反思,我们都要谨记只对事不对人。
第七条原则:转移目光,发现潜能。咱们父母要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些能够影响世界的重要能力,只是每个人的潜能可能会表现在不同的方面。我们要做的是帮孩子激励自己,并让他发现自己的潜能。
第八条原则:多帮少管,供给资源。孩子之所以会犯错,往往是因为他没有资源做更有意义的事。我们要做的是在正确的方向上提供超出孩子预期的资源,让他在喜欢的领域发展他的优势。有了资源,孩子才会逐步形成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才会珍视自己的时间,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第九条原则:传递赞美,润滑关系。李贵希有一句著名的话:“教育学其实就是关系学”,在学校,师生关系好了,教育不可能不好。在家里也一样,陪伴的质量高了,孩子不可能不好。家长是老师和孩子的一座传递桥梁,父母想方设法在老师身上找到一些能被孩子认可的特点,传递给孩子,慢慢地,孩子对老师的看法就会产生改变。反过来,我们也要想办法从老师那儿获得对孩子的认可,哪怕是一点点,然后及时传递给孩子,孩子知道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会更喜欢老师,从而老师带的课也会喜欢上。
第十条原则: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之间难免会冲突。一旦起冲突,家长心情不好,孩子也会心情不好。当孩子心情不好时,他就会屏蔽了你对他的教育。所以,家长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心情,再处理孩子的情绪。等双方都冷静下来了再处理事情。这样才能有效地处理冲突。
这些教育原则不知道是否适合你们的教育,赶紧开始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来验证它们在我们或孩子身上的效果。
山西太原阳曲三中 王宁浩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