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和学相结合,把学与用相结合。也就是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除此之外,他还使我们认识到自己身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强调了“做”的重要性。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教学做三者密不可分。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也就是生活中的所有事,只要去做,那么做的人本身是在学,对他人而言,如何使他人学会就是教。
在这样的理论思想指导下,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积极参与、共同互动、互相促进的过程。师生共同完成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做,让学生学会做就是教,而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进步,是为学。
首先,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从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必须有激发他们兴趣的兴趣点,而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事例往往具有这种效果。例如,前几天我在给学生讲解病句中的歧义这一知识点时,我列举了网上的“上海南站”这个梗,可以理解为去海南站,也可以理解为上海的南站,停顿不同,意思完全不一样。源于生活中的事例,一下子就激发了很多同学参与讨论的热情
其次,根据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水平和他们的认知程度来决定。而教学方法则要依据他们的接受程度来确定。这就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的“以教定学”的模式,而是“以学定教”,学生怎么学,我们就怎么教;学得多就教得多,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教教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