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篇~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儿子今天刷了个视频,一个九十九岁的老人,端着碗,给八十岁中风在床的儿子喂饭的情景,那会忙着做饭,瞅了几眼,饭后再找这个视频,找不到了。
想到了母亲生前说的一句话:“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大概说的是从孩子呱呱落地的那天起,父母的心思就全在孩子身上。每一次哭闹、每一次不适、每一次笑颜,都牵挂着父母,孩子养到100岁,要为他担忧到99岁。
哪怕自己的孩子再大,做父母的也是爱他牵挂他,为他担忧。这个就是形容养儿不容易,需要耗费很多心血,用养儿一百年和为儿担心九十九年来比喻,意思是自从有了孩子,就很难有无忧无虑的日子了。
这句话的出处:“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是清代的《劝孝歌》。
译文:
做儿子的,在当娘的眼里永远都是孩子。所以当娘的即使或到了一百岁,也时时念叨着自己已经八十岁的儿子,觉得他不会照顾自己,觉得他还是跟八岁一样需要自己惦记。后世改为俗语“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当为父母时,这种担忧就是源于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人类的天性。
比如:“儿行千里母担忧”表达的就是父母对千里之外的儿女时刻担忧的是心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句诗表达了天下父母期盼子女平平安安的殷切期望。
故此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担忧不会因时间、距离的变化而改变。
所以,无论是生母养母,都是恩情,请牢记一个“孝”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都懂。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待,则是孝子的无奈!
助力生命成长,让爱传出去!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李文辉,阳光家庭教育工作室成员,联系电话: 15318977887(微信同号)感谢您关注我的文章,更感谢您对我的喜欢和信任,让我们一起携手,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