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4,周五,晴
接学校通知,由于学校作为明天成人高考的考点,需要今天下午收拾考场,孩子们今天下午放假,所以中午要接茹宝放学。
接到茹宝,我们一起开心的去吃饭,我问:咱们吃什么?茹宝答: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吃,然后又笑着说,妈妈,和你在一起吃什么都感觉好吃。听到茹宝这么说,我自然是心里乐开了花。吃完饭,然后茹宝陪我一起回单位,休息了一会,随后我工作,她学习,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说实话,我心里真的挺美的,因为茹宝的青春期我正在参与,而我的青春期不仅仅是我的回忆,还成了茹宝和我在一起的谈资和笑点,更是茹宝经验的学习和借鉴,还有同频时期的不言而喻。
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转折阶段。孩子的叛逆期一般在11-18岁,而叛逆对象主要是父母及其他控制者。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会有着很多的共性:不听话,不沟通,总对着干,不学习,沉迷游戏等青春期孩子会出现的行为,这也让很多父母头疼不已。
青春期叛逆是一种正常现象。证明孩子长大了,我们做父母的,一定不要认为孩子叛逆是对自己 威严的挑衅,而是要认识到叛逆是孩子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认知能力在逐步提升,是孩子成长的表现,是一件好的事情,而不要一谈到青春期就如虎色变。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类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暴躁型和沉默型。
暴躁型:喜欢和父母及老师对着干,不听话,顶撞父母,脾气暴躁,容易冲动失控。
沉默型:封闭自我,不愿沟通,对一切漠不关心,沉迷网络游戏,内心孤独、甚至痛苦自卑。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还在于家长自身的问题。孩子小的时候,即使再叛逆,父母们似乎总有办法“收拾”他们,但进入青春期后,亲子关系往往会进入新的阶段。如果这个时候再用强制的严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而此时的孩子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特征已经不能与之相匹配,所以只会让孩子的心离父母越来越远。
那作为父母,到底该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呢?
一、要给予孩子肯定。我们要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爸爸(或妈妈)相信你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并且把权利,信任交到孩子的手中,让孩子自己学着运用权利,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放心,但在孩子完成某件事后,我们也会更加信任孩子,相信孩子。而孩子同样也会在行动中感受到被认可,被尊重,从而愿意和父母敞开心扉。
二、学会理解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会产生羞涩感,而且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作为父母,要多理解孩子,多问孩子的意见和感受,慢慢引导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控制自己的行为。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识增强了,自我意识感和自尊心也强了,他希望被尊重,被理解,被认可,被肯定,他需要心理支持,情感安慰。需要一个民主,平等,宽容的家庭环境来容纳他的成长。如果家庭不能提供温暖,平和的成长环境,父母依然采用过于严厉简单说教的方式,那么,等于在激发孩子的逆反意识,把孩子逼向家长期望的反面,导致过激行为的产生。
三、话要少,点到为止。无论家长之前对孩子有没有过多的教育,敏感时期一定要少说话,学会忍。毕竟青春期是有孩子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变化,即便孩子做的再怎么糟糕,学会点到为止即可,不要讲长篇大论的大道理,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
四、多观察,少干涉。有的家长非常强势,没有边界意识,孩子的事都要管,不给孩子自由,随意干涉,孩子怎能不烦、不反抗?对待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少干涉孩子,他们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父母能做的就是平时多观察、注意孩子的言行举止,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和孩子沟通交流。
五、足够的支持。无论孩子做什么,父母都要给予足够的支持。父母应该做孩子的靠山,成为孩子的精神支柱。试想一下如果自己的父母都不能理解自己,那么孩子的内心该有多痛苦。
那些特别叛逆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原地踏步、不肯成长的父母。所以,无论孩子处于哪个年龄段,父母保持自我的觉察和成长都至关重要。
著名教育家董进宇博士说:每个叛逆孩子的背后,都有个不肯长大的父母。生活没有彩排,也不可能重来,孩子的教育更是不能一拖再拖。
这个世界上父母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每个人都是未经培训直接上岗的,所以有的时候我们面对孩子会束手无措,为了孩子,家长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态度,家庭教育的关键在家长,家长的方法和态度直接决定了能否和孩子融洽相处,能否使孩子顺利、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人生中的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