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你的孩子是一只慢腾腾的蜗牛吗
李泽霖妈妈

图像

2022年11月4日 星期五 天气多云 第285篇

有一天散步的路上,遇见一位妈妈牵着个大概两岁左右的小姑娘散步,走路时脚歪了一下,一只脚的鞋子掉了,小姑娘停下脚步,跟妈妈说鞋子掉了,便低头要去穿。妈妈呛声问道:“你自己会穿吗?”那小姑娘一边吃力地拽着鞋子往脚踝上提,一边脆生生的答道:“我自己会穿。”妈妈看也不看,继续说:“我来帮你穿哦。”小姑娘不肯,鞋子还在脚下踩着,她蹲下身,打算坐在马路牙子上自己把鞋穿上。妈妈急坏了,叫起来:“你又穿不好,非要自己穿。”一把抓住孩子的腰,另一只手快速的抓住掉下的鞋子,对准孩子的脚迅速用力的套上去。“不要不要,我自己穿!”小姑娘带着哭腔不停地喊着,妈妈不再理睬,依旧牵着她的手,向前走。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肯定也是想要自己穿鞋子的。不过后来长大了,就觉得一个两岁多的孩子自己穿鞋子太麻烦了,还不如帮她穿比较方便。

我们这一代人,养育一个孩子,都不大愿意花时间去等待,更别说耐心了。

我们习惯用成人的标准来判断孩子,却忘了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有着自己的成长规律。欲速则不达,此话放于养育孩子上恰如其分。

图像

有人说,养育一个孩子,好比种庄稼,庄稼的生长要经过时令节气,四季更迭,种庄稼的人从来不着急自己的麦子能否快点长,也从不担心稻谷不会熟,一个好的庄稼人,是明白每一种农作物生长规律的,该播种播种,该施肥施肥,时候到了,总有成熟的那一刻。

台湾黑幼龙先生说:“养育一个孩子,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一个好园丁永远明白:每一种花都有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开花的花期也不相同。

我们今天谈“慢”教育,就是在养育孩子的漫漫长路上,不要贪求一时之快,追求成功的效率与结果,更不能用同样的评判标准,去评价不同的孩子。当你慢下来的时候,才能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个体,拥有不同的气质,“慢”的过程更能让我们“发现”和“看见”一个真正的孩子。

陪伴一个孩子长大,就好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一样。每一只蜗牛长得都不一样,灰色的,绿色的,天蓝色的,衬着棕色螺旋花纹的,一到蓝天下、树林里、泥土旁、沙坑边,蜗牛们就伸长了触角,吃饭了,蜗牛不回去;睡觉了,蜗牛不回去;你拼了力气去拉它们,蜗牛继续兴奋地驻足在那里,对你不理不睬。

蜗牛们在干吗?它们在听花朵开放的声音;听蚯蚓挖土时高声歌唱;蚂蚁们寻找食物的欢呼;蝴蝶捎来的悄悄话;叶子舒展筋骨时打出的哈欠。这些蜗牛都能听到,但我们,我们这些大人,什么也听不到。

也许,你趴的低一些,再低一些,视线和游离在植物根茎一旁的西瓜虫一样低,当你看得见低垂的小草的叶子,滑落的露珠,你就能知道,这些小小的蜗牛,在做什么。

从成人的角度去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的是成人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

教育和生命一样,是有规律的,真正的“慢”教育,不是让孩子止步不前,而是作为成人,拥有一颗“慢下来”愿意等待的心,在孩子一次又一次尝试的过程中,只是慢慢的等待,允许孩子犯错,允许他们失败。

“慢”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用你的生命力,去影响一个孩子的生命力,真正的教育不是填鸭式,你想让一个孩子学习就拼命的灌输;也不是拔苗助长一般,觉得他不如旁人时就用蛮力催他。

“慢”更应该是一种从容,对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了然于心,不再急不可待的催促,不再自以为是的养育,而是牵着生命中这只小小的蜗牛,从容坚定的走下去。

孩子啊,让我陪着你,慢慢地,慢慢地往前走。

接纳孩子的“慢”,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接纳孩子的“慢”,我们对人生多了一份理解。

愿每一个父母都能用爱陪伴孩子的一生,让这只缓慢的蜗牛,能够幸福快乐地长大。

百尺河小学六年级一班 李泽霖妈妈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81468
推荐日记
《小萌的碎碎念》
《亲子日记》
《天气凉了》
《给你爱心,温暖我》
《吃猕猴桃》
《11月4日 第75篇 课程学习》
《第283篇2022年11月4号天气晴星期五》
《载誉归来》
《突然的事》
《向着目标,扬帆起航》
《2022年11月4日 亲子日记287》
《实操课感悟---关系重于教育,相信就会看到》
《日记296》
《被封第四天》
《生活碎思》
《分享心情》
《251 耐住性子 静待花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22.11.4》
《312》
《2022.11月4日 天气晴》
《2022.11.3.》
《大宝的生日》
《惜时》
《口是心非的你》
《2022年11月4日 随手记》
《2022年11月4日星期五天气晴》
《期待解封》
《掩耳盗铃》
《22年10月22日 周六 准备隔离的节奏 亲子日记(137)》
《再当小迎宾》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