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2022年11月4日,周五,天气3-13℃
老师发在群里的公开课抽空学习了下,是张海豫老师关于孩子幼小衔接的。谢谢学校老师们用心的提醒!今天晚上学校老师开了主题班会,讲了很多,很全面,也对公开课内容结合孩子实际做了讲解,感谢老师们!
"需要经历幼小衔接这个适应过程的,既有孩子,也有家长。为了给孩子有力的情感支持,成为孩子勇敢向前的坚实后盾,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准备!"
张老师从小学孩子有哪些普遍现象,孩子经历的六个断层,以及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入手,带出升小学需要哪些准备工作。
一、家长方面:
1心理建设。家长应客观看待孩子,情绪稳定,放平心态。
2.应从知识储备式的教育转向学习品质培养。
也就是学习后劲,观察孩子对事物有无充满好奇,探究,有无时间观念,有无完成任务的意识,能力,是不是能够专注寻找问题的答案。
3.家长要好好学习。听一些专家讲座,陪伴孩子,发现孩子的特质。
二、孩子方面:
1.鼓励孩子,让孩子期盼上小学。
日常正面鼓励,例如,衣服小了,越来越像小学生了,又会了什么什么,越来越像小学生了!
可以做倒计时牌,和孩子一起期盼上小学。
2.利用日常物品,适时地引导孩子。
熟悉自己的书桌,学习用品,闹钟
3.提前考察小学,参观。
4.陪孩子玩小学生的游戏,角色扮演,文明礼貌等
5.可以说说爸爸妈妈自己上学的故事,上学用的文具等等。
6.注意和孩子说一些用餐礼仪,早睡早起的习惯,自己亲子陪伴阅读。
老师说的一句话印象深刻:其实,幼小衔接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点滴积累才能养成好习惯,事半功倍。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从这个学期也注重了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虽然晚了一点,但也是一种进步吧,现在孩子自己穿衣,洗脸,洗手,刷牙已经有自主意识,自己物品整理的习惯也在培养中。
看过听过了太多鸡飞狗跳的上小学的心酸故事,希望我们能和孩子一起提前准备,轻松入小学!
开完会填写了记录表,孩子看见了问写的啥,我说咱们总结下,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嘛。最后小家伙还点评我,夸我听讲认真,就是字写得像风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