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解码“青春期”和“手机游戏”
山西运城贺喜菊

图像

2022-11-4 星期五(1766)

昨晚7:30分,按时进入武校的直播间,聆听了三位组长和五位组员的分享及武校的点评,受益良多,感恩大家的分享!为大家点赞!

“青春期”和“手机游戏″,并不是洪水猛兽,我们不要谈虎色变。出现青春期和手机游戏并不可怕,关键看父母怎么引导孩子。

一、青春期

青春是独立的,是有梦想的。每一个人都有青春的经历,它为人的一生垫定了夯实的基础。它是自我认知的一种判断,它要获得认可,摆脱妈妈的唠叨,摆脱爸爸的强势。父母的不尊重、𣎴信任、不认同导致青春期的叛逆。

我们要陪伴孩子一起度过青春期,首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鼓励和赞美,让孩子建立自信心;其次,要找到孩子叛逆的原因,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有了父母的支持,孩子内心才不会慌乱。

眼前的问题孩子,未来不一定是问题孩子,有可能是栋梁之材。主要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满不在乎还是关心与关怀。做到自己与自己不较劲(内部不冲突),自己与父母不较劲(外部不冲突),青春期就会平稳度过。青春期并不可怕,父母要正确的引导,做智慧父母,搞好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好了,一切就好了。

青春期是亲子关系产生了问题,我们要相信孩子,放手、放心、放权,让孩子做他自己,等到了社会变成社会人,才不会恐慌。青春期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与做事方式,有自己的审美观、自尊心,我们不要过多焦虑。我们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要绐孩子留私人空间,多给孩子爱和温暖。

父母要当好孩子的助手,让孩子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孩子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需要经过三步:

第一步:2-3岁,适应环境,思考尝试。

第二步:7-12岁:尝试、选择,有些反抗。

第三步:12-18岁:青春期,进行实践、进入社会化。是对个人统一性、社会性的认识过程。对自我的认知,到与社会接轨。

我们要与孩子平等沟通,用心交流。孩子们压力很大,成绩的好坏、同伴的认同、个人形象的发展,都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青春期的孩子好奇心强,寻求异性的关注,我们不要捕风捉影。要在认知上转变自己,不同的年龄阶段,父母要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注意不要过多唠叨,注意说话的场合和时机,做一个学习型的父母。父母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相信孩子,孩子的内心才会强大起来。不要一味地否定孩子。父母多和孩子沟通,和老师沟通。了解问题出现在那里,一旦错过,就不再被需要。父母本身有自己的矛盾冲突,一边希望孩子快点长大,一边又不希望孩子长大。潜意识里没有安全感。父母要做到断、舍、离,要将孩子推出去走向社会,而不是拦着。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渐行渐远,最终孩子成为独立的社会人。我们要关注孩子而不是约束孩子;与孩子交心而不是批评、指责孩子;要相信孩子永远是好孩子。

二、手机游戏

游戏有危害,能让孩子上瘾;影响身心健康;严重者产生厌学,抑郁症,我们要主动和孩子接触,沟通,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少用惩罚,多做奖励。放大孩子的优点,缩小孩子的缺点。不把多做作业当做惩罚的工具(苦),可以让孩子适当地、快乐地做一些家务活(乐)。父母的教育观念要一致,要找到好的方法来鼓励、引导孩子。当孩子做错事情时,如果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孩子-顿,会让孩子没有内疚感,而不思悔过。如果父母抓住了孩子的小辫子,不揭发不惩罚(动心不动身),给孩子留空间,他反而会有内疚感,便可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但游戏并不是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孩子学习的绊脚石。孩子之所以沉迷游戏是因为游戏能分泌快乐因子,让孩子得到快乐;可以释放压力;能让孩子交到朋友并找到成就感。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体验不到快乐,受父母的控制不能做真正的自己。他们的压力得不到释放,只有在游戏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果有比游戏更好的事情做,孩子就不会迷恋手机。

我们可以让孩子适度地玩手机,但要制定合理的时间。让孩子劳逸结合,在高效率地完成作业后,适当的玩一会手机。不要将成绩差归结于游戏。孩子玩游戏,主要还是父母的陪伴缺失。我们要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和他做他喜欢的事情。如:带孩子做运动,去图书馆读书、唱歌、跳舞,做游戏,和孩子散步等等,和孩子做朋友。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沉迷”不是时代的代名词。在任何年代都有每个年代沉迷的东西。我们要注意孩子的内心的真实世界,孩子需要归属感、成就感、价值感、存在感。他们也需要被理解、被认可。如果得不到回应,就会去外界巡求。真正打败他的不是游戏而是他自己。要想让孩子放下手机,我们就要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

对待游戏,我们要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出现后再想办法补救,要未雨绸缪,提前预防,做智慧型父母。孩子沉迷游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认识和对待孩子的态度。我们要让孩子得到足够的爱和理解,让孩子有归属感、成就感、价值感、存在感,要让他们在家中得到足够的温暖,而不是去外界寻找快乐。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82137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 111》
《希望你能继续努力》
《莫名的感动》
《2022.11.04网课中的大宝1101》
《2022.11.04离家第三天139》
《浩宝朵宝成长日记505》
《 陪伴》
《周五了》
《一年级一班王柯鑫 虎和兔》
《11.5随笔》
《去姐姐房间睡觉》
《姥爷接俩宝学校 218》
《11.5随笔》
《在勇敢中成长》
《一首很美的诗》
《闪闪发光的你》
《120 2022.11.4 星期五 天气晴》
《从爱里毕业》
《教育就是要读懂孩子》
《同学过生日 2022年11月3日 周四 晴》
《22年10月23日 周日 小区封闭了 亲子日记(138)》
《摘苹果》
《读绘本》
《我们一起玩亲子日志第137篇》
《随记》
《2022.11.4》
《开学了》
《今天给小宇送被子》
《戒指到了没》
《他是你的调皮捣蛋宝贝呀》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