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5日 星期六 晴
在《童年》这本书中,人物众多,形象各异,大多数是与阿廖沙有亲缘关系的,但有一些是外来人,在第九章里就讲到了外祖父家的房客——彼得大叔。
通过故事,我觉得彼得大叔原来应该是一位见多识广的人,后来可能觉得贵族人都很有钱,而且大多数都凶狠残暴,自己却比较穷,产生报复心理,成为强盗,与同伙打劫教堂。来外祖父家后,有时躲躲闪闪,害怕自己被捕,后来他的同伙出卖了他,他因畏罪割喉而死。
我想彼得大叔是过于悲观了,只要他努力做正事,一定能改变命运。再说,他也没有必要和贵族们作对,因为有些贵族的品行是高尚的,比如奥夫相尼科夫家的三兄弟,他们和睦相处,大的会呵护小弟弟,即使他们家有个白胡子、死鱼眼、凶狠的上校。
而阿廖沙也逐渐明白彼得大叔的品行不是很好。他之前与彼得大叔关系要好,但彼得大叔却称赞他戏弄别特连格家老爷的行为,还不让阿廖沙和奥夫相尼科夫家的三兄弟玩,阿廖沙吃尽苦头,不再以他为朋友。但彼得大叔跟他讲的一些贵族的所作所为却是真实的。彼得大叔对自己那匹枯瘦的老马恭而敬之,从不打它,从这一点看,彼得大叔是善良的。
文章开头说:“小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蜂窝,形形色色的平凡人,全像蜜蜂似的,把他们采集到的生活知识和思想的花蜜输送给我,他们的慷慨大方丰富了我的心灵。尽管这些蜂蜜常常是有点儿肮脏又有点苦涩的,然而只要是知识,它就是蜜。”彼得大叔就是其中一只蜜蜂,把他的生活知识和思想输送给阿廖沙,即使这种蜜带有肮脏和苦涩,但仍是可以帮助阿廖沙成长的知识。这使我明白,在社会上好人和坏人是没有绝对分界的,我们应该改正身上的一些缺点,才能不断将身上的优点放大,把缺点缩小。
(小余的日记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