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中午饭后如前,带睿超回家先学习,任务是先做一页课外数学题。选取的内容比课程进度稍难些,目的是让他早接触,后面学到时会轻松点!
二十以内横式加减法运算,睿超独自做了十多道,大体有一页的三分之一吧!不想做了,我鼓励他再做,同意!又做十余道,看已过多半了,又不想做了。我再度鼓励他,这次多少有点不太情愿,但还是答应了,又做了几道,剩余五六道了。建议他做完算了,这回彻底不愿意地说:“我睡会儿轻松点了,再把剩下那几道做完不行吗?”小孩子耐力有限,必须答应了。
想想一二年级孩子,平常是没有家庭作业要求的。父母让孩子做课外题,是给孩子加压的过程,也是在蚕食孩子玩和休息的时间。让他先学习,再休息,利用好闲散时间,初衷是好的,执行起始也不为过。第三次鼓励,没效果,也应了那句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的道理。
人的耐性是有限的,加压需适度,更何况是孩子,面对今天这种情况,我意识到,带孩子的过程,就是不断理解和包容的过程。
前面有两次加压,已属不易,第三次没能凑效,也是孩子自我减压,释压的过程,尊重孩子,才能更好的引导他。
父母给孩子加压,应顾及孩子的承受力和壮态,过头了,难免受到孩子的抵制和反对。
给孩子加压也是一门学问,要循序渐进,更要懂得尊重和包容孩子,既要加压,也要给其减压,释压的权利,这应是家庭教育中带孩子的交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