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做孩子终身的老师
教育的根是从家延伸出来的,而家的经营关键在家长。有人说,家长是一种职业,如果您重视家庭,就要对这份职业保有一份敬畏和担当。
“温暖、和谐,亲密”这些字眼,是孩子成长中最宝贵的“养分”;父母恩爱相处,同担责任,教育步调一致,是孩子成长最好的环境。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要说,父母要做孩子的终身老师。
西方有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颇给人启发,说的是一个“儿子眼中的父亲”:
7岁:“爸爸你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些落伍了,你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要和爸爸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遗憾,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现在想想相当高明!”
60岁:“可敬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生活是一本耐读的书。当孩子们到中年,或步入晚年时,才会更多地想起双亲,感念父母对自己人生的影响,以至于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模仿着当年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
所说这些想说明什么?我想说的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不仅要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工作,还要准备做好孩子的“终身老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