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世间观填满的是美好与直白,他们的认知自由又简单,也许这就是成年人与孩子之间的特异之处吧。
文博昨天回来兴冲冲的跟我商量说:“妈妈,我准备攒钱啦,以后我擦桌子你给我5元,扫地你给我10元。”我惊愕之处也表示理解,文博对于钱没有什么理解概念,因为基本上他需要买的东西都是我们代买,他没有使用钱的机会,也分不清5元,10元是什么概念,只知道数字越大越好。我说:“这太多了,5元能买很多东西,你要攒钱是好事,通过劳动得到零花钱也是好事,但是我只能给你擦桌子5角,扫地5角,而且前提是必须要打扫干净,否则不给。”他不理解道:“5元跟5角有什么分别,不都是5?”我说:“那不一样,比如5角能买一种东西,5元就能买10种东西。”他讨价还价道:“那妈妈你还是给我5元行不行?”我说:“不行,5元对于你们小孩子来说数额有点大,就讲好的5角。”他答应到:“好吧。”
吃过晚饭,我刚收拾起碗筷,他见我要擦桌子,眼疾手快的拿着抹布说:“妈妈,我来,不是说好了我擦桌子”我见桌子上有油渍,怕他擦不干净,说:“今晚上妈妈先来擦,你扫扫地吧。”
文博:“妈妈,我扫扫地然后再把书桌收拾干净。”
我:“好,只要你打扫干净我给你1块”
文博兴高采烈的拿着扫帚开始打扫,最后书桌也被自己打扫得干干净净,我拿出了一块钱,说:“这是你做家务得的。”
文博:“谢谢妈妈,我这就存在存钱罐里”
我发现这1块钱比我平常打扫卫生打扫出一块钱而随手给他,更让他开心。两种得到钱的方式不同,体会也不一样。通过自己努力换来的成果更让人自豪。
也许给孩子以金钱的方式来促成计划,这种方法不是过于明智,但是换个角度想一下,让孩子知道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东西,未尝不是种新的养教方式。我们不推崇金钱教育,却崇尚最直接最根本的引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