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家庭教育咨询指导师基础知识》~原生家庭的影响~感悟
迟宁宁

亲子日记第(50)篇 2022年11月9日 晴 周三广饶一中63级5班陈煊泽(陈瑾泽)妈妈

       说到第一印象,大家都知道每个人对我们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深刻的。一、首因效应: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二、阴影理论: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让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决定。会影响到择偶、职业、交往,很多人跳不出童年的印迹。这就是所谓的原生家庭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这里,我有身边的两个案例。一个是我的朋友,他从小经历了那种贫困苦难的生活,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因为他妹妹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经济上的困难,被迫无奈,只好和母亲出去讨饭吃。作为童年的他,每天出去每家每户的讨饭吃,用乞求的目光得到别人的帮助,经历了这种磨练,在他心灵上有了很大的创伤,导致一生都很自卑。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童年的经历,锻炼了他坚强的性格,使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步步前进,更加辉煌。现在在别人眼中优秀的他,自己还是内心很自卑,就是因为童年的这种印迹,深深的给他留下了伤疤,这也是需要时间去做内心的自我疗愈。

       武校上一节课说过的一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润养,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内心非常的脆弱,这句话的理解也有深刻的感触。我的童年和别人不一样,在我六岁的时候,我的母亲因病去世了,当我七岁的时候,我的继母来到了我的家庭中。在我小学三年级之前,都是跟着奶奶一块生活的,后来就跟着我的爸爸和现在的妈妈一起生活。可能是童年的生活环境对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也有这种自卑的心理。就是感觉和身边的朋友不一样,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另类。到了上中专以后,也不敢暴露自己的家庭情况,总是自己内心想掩盖一些什么,内心总想着尽量表现出来的是和别人一样的东西,不想让别人看到我的不一样。直到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当了一位母亲,才敢大胆的把自己童年的身世告诉身边的朋友。直到现在我对再生家庭,有责任,有担当,对孩子很用心,很耐心,这也充分说明了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受的影响,让我更加努力的向一个优秀的母亲迈进。因为童年的我得到的母爱和父爱是比较少的,感觉没有像同龄人那样有家的温暖,没有沟通交流的互动,也没有那种依恋的感觉。也就是说,原生家庭造成的印迹是我们认同的,在新生家庭中,绝对不会再出现童年的印迹,这就是所说的反认同。

       今天晚上还学到了暴力沟通和非暴力沟通的区别。暴力沟通的人,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对方,比较简单化的处理方式。非暴力沟通的人愿意探索彼此内心的需求。非暴力沟通是符合人性的交往方式。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生活中必须有这种语言的交流,与亲子的碰撞。非暴力沟通的技巧:当我们专注于澄清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而不是分析和评判,我们将发现自己内在的慈悲。通过强调深入的倾听,倾听我们自己以及他人,就有助于促进相互尊重,关注和理解,进而引发双方互助的愿望。

        原生家庭的三角关系:父亲、母亲和孩子是等边三角形和竖的等腰或横着等腰三角形。正确和谐的原生家庭三角关系,应该是等边三角形。这也体现了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重要核心。我们要知道,孩子不是工具,孩子不是夫妻争夺的中心,孩子不是家庭中的出气筒。

        原生家庭养育模式对依恋关系的影响。依恋关系形成的关键时期是0到7岁。依恋关系的类型分门三种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在大宝和二宝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对他们都是比较用心,很有耐心的。我感觉他们在我身上有一种安全感,我对我的依恋关系很强。大宝,现在遇上事情的时候总是想找我探讨,得到我的建议后,总感觉有一种安全感。有时候二宝遇到事情哭的时候,我接着先给她一个拥抱,然后亲亲她的小脸,这个时候看到她的哭声,就会慢慢的消失。也就是说,孩子感受到母亲的爱,感受到这种行为的接触,就会有安全感。成人的依恋类型形成于童年。在我自己身上,我感觉我是属于那种不安全型的。因为在我的童年,父母没有陪伴,等我长大后,我对他们也很陌生,也没有那种依恋关系。也就是说,直到现在,我自己比较独立,什么事情都不想依靠别人,都是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包括就是大家庭聚会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都在那里,我也很少跟他们在一起近距离的谈话,内心总是感觉非常的陌生,有时候还想在众多的人当中逃避他们,视图他们的不存在。反正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受,很心痛,希望我更深入的了解家庭教育,让自己不断的学习提升,提升自己的内心,让时间慢慢的调整内心的自我疗愈。

在我的内心原生家庭带给我的影响不是问题,我会通过学习深层次的了解家庭教育来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再生家庭的教育依然不放弃,尽职尽责,用心耐心的教育好孩子,向着智慧、优秀的妈妈迈进!加油!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89060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343. 测试后的动态》
《不确定的答案》
《《陶行知教育精论》十三》
《忙忙碌碌又一天》
《 2022.10.17.周一.晴 亲子日记114篇》
《亲子日记第288篇~平常心》
《156-不省心的小孩》
《陪你长大♥第794天 把宝宝带回家》
《睡前故事》
《采种子》
《认真的样子》
《第294篇 2022.11.9 好坏虫子的故事》
《你是完美主义的父母吗?》
《与自己和解》
《亲子日记第315篇》
《姐弟俩的大战》
《随笔 2022.11.10星期四 阴 213》
《11月9日 打卡180天》
《一瓶冰糖雪梨》
《303篇~完成≠完美》
《亲子日记第288篇~平常心》
《生日祝愿》
《记录》
《展妈亲子日记第1088篇《约定》》
《期中考试以后》
《迟到的生日礼物》
《2022年 11月10日 星期四 多云》
《2022.11.9雾【286】》
《小宝想听妈妈的声音》
《第295篇 2022.11.10 得奖》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