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9日 星期三 晴
闺女这孩子,平常在学校话不多,谁知是憋着呢,回家一股脑跟妈妈说,小嘴叭叭叭说个不停。有些时候确实有点招架不住,这话匣子打开就关不上了。但还是要跟闺女好好沟通交流,过几年,估计想听人家都不说了。
这不,今晚写完作业后,又开始了。“妈妈,我现在到第三排了,大屏幕上的字大些我还能看清楚,小了我就看不清了。”“那第一排靠边的时候,你能看清楚吗?”“也看不清楚。妈妈,我想在中间的第一排。你能不能帮我跟老师说说?”“孩子,妈妈不可能总是跟在你的身后,什么都帮你做。你要学着自己去处理一些事情,字小了你看不清楚,你可以求助老师,让老师放大一点。而且,不可能总是在中间的位置,所有同学都是要定期轮换的。妈妈相信你可以自己处理好的,等再有小字你看不清的时候,晚上回来你告诉妈妈你是怎么处理的,好吗?”“嗯,好的妈妈,我会处理好的。”这个问题帮孩子疏导了,刚舒了一口气,人家接着又来了,“妈妈,可我现在调到第四小组了,我不想在第四组。”“你为什么不想在第四组?”“因为第四组表现最不好了,上次老师布置的作业,第四组的同学都漏了一部分。而且第四组的卫生也不好,桌子摆放地也不整齐。我想在第一组。”“那你好好学习,跳出第四组,争取进入到第一组。妈妈看好你呀。”“嗯,妈妈,我好好学习,尽快逃出第四组。”这是有多不喜欢第四组啊,居然用到了“逃”字。因闺女近期学习有所下滑,这么鼓励闺女,也是要闺女自己能够有个内驱力,驱动自己触底反弹。谁知,接下来的对话,竟让我不是很理解现在的小孩子了。“那你来说说,第四组都有谁呀?”“。。。在第四组”,还说了几个同学,我不是很了解。别的同学我不清楚,但这位。。。同学学习成绩特别好,也在第四组,闺女居然不愿在第四组,还说第四组的不好之处,我一时竟有些不知如何劝导闺女了。想来想去,我说:“人家。。。学习这么好,都在第四组,这说明第四组学习好的同学还是不少的,漏写作业,人家也不是故意的,而且只有那一次而已。至于其他方面,你先把你自己做好了就可以了,如果你实在是不想要在第四组,那通过自己的努力,跳转到其他组好了。”“我会的妈妈,我会努力的。”终于,小嘴叭叭叭地说完了,我劝说闺女早点休息,晚睡不利健康。
闭上卧室门,至客厅后,我长吁一口气,跟孩儿她爸感慨,怎么现在养育个娃这么不容易啊,还不如种十亩地呢。种十亩地还有休息的时间,养个娃,平常作业占着大人晚上的时间,放假吧,白天作业,晚上下班回家还要给娃看作业,合着没有放松休息的时候。孩儿他爸更会说,有啊,等娃上高中大学了,你就可以放松了。他倒是挺会说,反正他回家孩子就写完作业了,也不用他看。接着又来了我的碎碎念,养个娃,我不但要管她吃喝穿,还要管她身体,管着她学习,还要管着给她及时疏通心理问题,真是不容易。孩儿他爸则只有笑笑的份儿,这是你赚的嘛,有孩子的妈妈是幸福的。好吧,能说出来,也算是放松了一把,起码有人支持。
晚上陪闺女学习的时间,小子让爷爷帮他查了怎么用雪花片拼塔,自己找着手机拼装起来。等他拼完,还不忘开心地跟妈妈分享,说这是他拼的广播电视塔,并让妈妈给他传到日记里。这小子,倒是挺爱炫。
亲子共成长,我依然在路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