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读《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心得14
Janet

陶行知先生明确提出,造就科学的中国,恰恰要从儿童教育开始。“然而科学的中国,谁来负起造就的责任?就是一班小学教师。”对于科学的热爱与好奇,需要从启蒙的阶段开始,在儿童的心中培育科学的精神与科学的思维,这将伴随他们的成长,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希望的科学的中国。但是,我们又要问,科学涉及到种种理论与实验,确实会很困难,作为小学教师,要怎么去引导学生养成科学思维呢?陶行知先生在这里就明确做出了区分,科学并不单单是高深的科学,也有着浅显的科学,生活之中就有着无数科学理论的实践。由此他提出了关于小学教育在培养科学兴趣方面的两点想法:一是要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践,并亲自参与到这种实践活动中去,起到引导的作用;二是要打破学校的物理限制,让学习实践活动遍及到各处去。春来看花朵如何吐苞绽放,夏天看蝌蚪怎样长成青蛙,日常机械的运作,种种需要动手的小制作,乃至田间劳作时的种种原理,对于农作物成长的观察等等。这也是陶行知先生另一科学教育的理念:科学教育毋需局限于经费场地的限制,提到科学人们总想到精密仪器,进而想到大笔经费,但事实并非如此,日常生活与自然变幻间一样有着各式各样的科学知识要去学习。科学教育的另一重要性在于,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观、自然观乃至人生观。科学的自然教育,是要教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让他们看到,任何一种自然的造物,都凝聚着千万年来造化的神奇,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绝不能出于好玩而轻易折损。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这样一种世界观,既要识得乾坤大,也要能怜草木青。对于自然生命的尊重,最终能够推及到对人类生命的尊重。同样,这也是对于自然界整体的尊重,形成一种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人生观。科学理应造福于大众,理应启迪于大众,所以必然要早早植根于孩子的心中。这是陶行知先生的结论,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牢牢铭刻在心中的信条。科学教育也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要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素养,养成科学的精神,我想,这也正是陶行知先生对于后世继承者们的期许。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92821
推荐日记
《包饺子》
《快乐星期天》
《亲子日记第二百七十二篇:最好的家庭教育》
《永远和孩子站在一起97》
《心得14》
《亲子日记第405篇 2022.11.13 星期日 多云》
《温暖的依靠》
《粗心的梓辰》
《亲子日记第335篇~愉快的周末》
《读绘本》
《成长第29篇》
《诗词大会》
《考后反思》
《发现幸福第291天 这是充实的一天》
《11月13日》
《线上小名师数学赛》
《考后反思》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观后感》
《《充实的周末》2022年11月13日星期日第289篇》
《开学了 71》
《11月10日 星期四 小雨》
《日记》
《第288篇 观看课程感悟》
《周末愉快的一天(127)》
《11.12 周六 小雨 执行否》
《愉快的周末😊 》
《日记》
《回家陪伴父母》
《观看父母大讲堂感受》
《狼啊狼》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