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有言:“我们要知道儿童的能力需要,必须走进小孩的队伍去体验而后才能为小孩除苦造福。”我们必须重生为小孩,才能“为儿童谋福利”。重新做一个小孩,是一件美事,为此,我们要永远有一双儿童的眼睛,保留喜欢观察、发现的习惯和目光的敏锐,教师的心不能变老——永远有一颗童心,好奇、探究、想象……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静下心来想一想,在我们的课堂中,是否有好多学生,上课喜欢玩一些小东西,拿着尺子去和同桌做游戏,有的同学把三支笔绑在一起写作业。有的同学把笔旋转于指尖……我们老师对于孩子的这些行为,可曾强加干涉甚至厉声呵斥?我们很少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思维和想法。作为教师的我们,真的是这样,只有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孩子,理解孩子,就会发现他们各自有各自的长处了。从教学方面来讲的话,当我们转换角色,把自己变成小孩子。每解读一篇文章,就会带有学生意识。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哪些地方是他们自己可以读懂的?有了这样的意识,在教学中就不自觉遵循了儿童认知规律,实事求是的教学。让我们和孩子成为朋友,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只有怀着一颗童心,我们会欣然发现,其实小孩子调皮捣蛋只不过是天性,我们就不要去用成人的水准再去要求他,慢慢的学会关注,和孩子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