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阴
应对孩子发脾气的最好方法,根本不是吼吼吼
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前一秒兴高采烈,风平浪静,下一秒暴风骤雨,天崩地裂。
关键是,真的很棘手:
讲道理吧,他根本听不进;
不理不睬冷处理,孩子哭得更伤心;
对孩子妥协吧,又怕惯坏了孩子。
其实,孩子发脾气不是坏事,关键看家长怎么处理。
01 发脾气,是大脑在发育
其实孩子发脾气,并不是任性。
研究表明,人类的理智脑比情绪脑发育落后。
6岁以前的孩子,脑部发育还不成熟,一旦被情绪控制,很难用理智去控制行为,用意志去克制怒火。
不是孩子不想停,而是做不到。
父母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样把脾气收回去,其实是有悖孩子大脑发育规律的。
02 发脾气,有可能源于挫败感
实际上,孩子发脾气,其实是孩子生理和心理逐渐发育的表现。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2-5岁的孩子,正处于道德发展的「自我中心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独立意识开始萌芽。
他会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但是能力又暂时跟不上,当他们的愿望无法实现时,心理就会产生挫败感和无力感。
愿望和实际能力的错位,使他们更容易发脾气。
父母应该做的不是制止,而是引导孩子树立良好的输赢观念,梳理情绪。
03 发脾气,可能是感受不到爱
孩子发脾气,大多是因为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而孩子的需求,主要有三方面:陪伴、探索、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孩子不会表达,只能用发脾气这样简单粗暴的方法来传递情绪,引起大人注意。
孩子其实不难哄,只有父母找到孩子发脾气的「因」,才能从根源上,化解孩子闹脾气的「果」。
孩子发脾气,父母可以这样应对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怎么处理,直接影响到孩子情商的高低】
1. 接纳孩子的情绪
给大家分享一个化解孩子「情绪风暴」的正面案例。
孩子好不容易拼的积木塌了,瞬间炸了。他乱蹦乱跳,发疯一样捡起地上的毛绒玩具,使劲扔向厨房,然后跑到厨房再捡起,再使劲扔回来。
这位妈妈先是共情孩子,对他说,「宝贝,这么漂亮的飞机被砸散了实在太让人伤心了,而且还很让人生气。」
等孩子情绪稍微平复一些了,这个妈妈又做了第二件事,帮孩子把坏情绪进行了「转移」——建议孩子再搭一个更大的飞机。
「妈妈有个建议,我们再摆一个超大型的飞机怎么样?」
孩子马上点点头说,「不过你得帮我。」
从飞机散掉,到孩子发泄完脾气重新坐下来摆飞机,只用了5分钟。
在孩子的情绪爆发点,讲道理和打骂都是没有正面作用的。
「接纳」是让孩子的坏情绪向外宣泄;
「转移」是帮孩子构建好情绪。
我知道你很难过。
你是不是很生气?
如果是我,也会像你一样很伤心的。
这样的句子,远比一句「别闹了」要管用。
2. 教会孩子如何表达情绪
问起怎么培养孩子,朋友说方法很简单,就是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比如朋友会常常做示范,让孩子知道一些情绪语言:
我很生气。
我有点不高兴。
我要发脾气了……
在发完脾气后,还会引导孩子分析情绪。
你刚才生气是因为什么呢?
你是因为妈妈没有及时照顾你生气了吗?
这也是帮孩子进一步强化理智脑使用的过程。
当孩子的语言表达增强了,情绪的表达就多了一个通道。
3. 给孩子台阶下
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在公众场合,孩子发脾气非买玩具,让自己很为难。
妥协吧,怕纵容孩子;强硬一点吧,怕伤害孩子,而且有时候还不起作用。
其实,你可以和他协商,比如说,今天咱们没计划好,但是咱们可以回去好好研究,怎么攒钱来买。
你要给孩子留一个出口,留一个希望。
给孩子留一个台阶下,就是一个缓解问题的出口。这个出口,是让爱照进来的地方。
4. 让孩子感受到爱
一个小小的抱抱,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孩子有时候就是需要一点这样的特权和宠爱,我们做父母的完全可以给他们。
身体接触以及爱的表达,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重要方式。
孩子发脾气,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比起不耐烦的「别闹了」,一句饱含理解和爱的「我知道」要好得多。
孩子发脾气不是坏事,反而可能是成长的机会。
最后,再给大家推荐一部名著——《童年》。
它是高尔基自传小说三部曲之一
中小学生必读经典书单
教会孩子在逆境中成长
带给孩子爱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