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日记第369篇 星期三 阴 2022年11月23日
余华《活着》一书中有句话:“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也许我们都曾一味地用自己的角度的看别人,陷入看不惯的泥沼难以自拔。人生过半时才明白:心中不盯人短处,才会看人人顺眼;心态保持平和,才能看事事顺心。看不惯的少了,生活自然就顺了。
看不惯别人,难受的是自己。你有没有遇见过这种人:你和他意见相左,他就看你处处不顺眼;你和他风格不一,他就人前人后非议你。殊不知,这些看不惯别人的情绪,恰恰成了心上的石头,眼里的沙子,压得人喘不过气,磨得人睁不开眼。人最大的错误,就是用看不惯别人的情绪惩罚自己。
真正成熟的人,看谁都顺眼。哲学家康德说过:“我尊重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地去理解。”有些人看起来矫揉造作,其实只因她内向胆小;有些人工作中拼命内卷,其实只因他压力在肩。他人的酸甜苦辣,没人能尽数品尝;他人的辛酸委屈,没人会感同身受。包容体谅,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善良。
真正成熟的人,尊重个体的不同;内心匮乏的人,习惯随意评价。你待他人多宽容,他人待你应如是。
有句话说:“你只有穿上别人的鞋子,才能体会他人的经历。”没人会真正穿上别人的鞋,也没人真正体会他人的苦。面对不同的经历和背景,多一份包容体谅。面对不同的三观和思想,多一份理解欣赏。行走世间,学会换位思考,是你给别人最珍贵的礼物。
看不惯得越少,才能活得越好。一个人只有放下对他人的成见,才能化解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不在别人的世界指手画脚,是生而为人最基本的素养。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将他人的不足,变成一面自省的镜子。哲学家罗素说过:“须知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若想靠近幸福,就要收起时刻丈量他人的尺子,明白人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刻度。越是成熟的人,越能在差异中寻找他人的闪光点。眼宽才能见天地,心宽方能容山河。看惯了世事的参差,世间万物也会对你和颜悦色。看过一段话:“当你的能量越来越高时,你开始真正理解每一个人。没有好坏,没有对错。只是他们所处不同的能量频率,呈现不同的姿态,做了不同的选择而已。”
人生众多烦恼,不由外物决定,多由内心左右。当你内心豁达开朗,对他人的挑剔自然就少了。当你待人平和淡然,对他人的抱怨自然就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