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在《一个教师与家长的答复》中提到“出头要自由”的观念,其实这一观念在现在仍然被高度重视。在文中,陶行知先生以幼苗为例,花园里供人观赏的树木经历了太多的人为干预而裹脚束腰。作为孩子也是如此,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对学生干涉太多,难免会束缚他们的个性,限制他们的发展。正如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片面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使教师成为了“讲师”,而学生却成了听众,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长期来的角色错位必然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缺乏了创造的激情和灵感,这和我们努力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出头处求自由”就是在立足教育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现在的教育大部分都是家长和老师叫你学什么教你什么,你就得学什么接受什么。教育是根,但没有给学生什么选择的空间,没有给学生选择发展的机会,这种选择的机会就是学生在教育之中的可以“出头之处”,但事实上学生在这一“出头之处”没什么自由。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尽量的让学生“自由”。《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应努力改进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探究创新为主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克服硬性灌输、包办代替等现象,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通过老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自主去解决问题。比如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调动一切因素,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渴求知识的欲望,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问题,寻求知识目标,用自己潜藏的内在动力去突破重点、难点,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