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是不是表现很好呀!”这是果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妈妈,我厉害吧!”当果果把篮球努力地抛起来,幸运地够着篮板时,她会自豪地跟我说。我看到她满脸的嘚瑟,心想,不能让这小Y头骄傲。“这有什么呀!你投一个球进去试试。”此时的果果才六岁多,还很难把球抛到成人的篮球架上。所以注定她会被打击。“打击打击也好,知道还要继续练习。”我这样想着。可是结果呢,结果很多时候事与愿违。她抛了几次就垂头丧气,不玩了。总结一番下来,发现孩子大了,也要多“夸”才行。
昨天晚上,我陪她一起练习写数字,没想到她进步很大,把家里人的名字都写了一遍,“真不错啊!进步这么大!”一听我这么说,小Y头劲头儿更大了。又拉着我再给她多写些几个字,她仿照着写,看来是我的夸奖让她的信心更足了。我总觉得姐妹俩之间总是有一种天然的竞争关系。果果总是会跟姐姐比。姐姐写的字被老师在会上表扬过多次,果果也想超越姐姐,
倘若我们父母高高在上或者对孩子冷嘲热讽。也就是常常说的“打击”教育。我看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和消磨她们的兴趣。但是这其中的度,真的要把握好。
我们要夸孩子的具体行为,和她付出的“努力”。比如孩子自己独立吃完了饭,或者独立完成了家务。或者帮助了其他的小朋友。这时就去放心的夸夸:
“宝贝能自己吃完饭,妈妈觉得你很厉害呦!”
“果果,今天的地板拖得不错,真棒!”
“今天你能帮小朋友的忙,是非常好的行为,妈妈为你点赞!”果果得到了鼓励,乐滋滋的。 不要给孩子那些“华而不实”或者“虚情假意”的夸奖。父母应该从孩子的不足中看到优点,经常鼓励和赞扬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信心大增,让她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并充分发挥。父母的肯定、支持和鼓励,往往给孩子无穷尽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渴望被肯定的小孩。孩子需要父母看见自己的努力,真诚地为自己鼓劲,肯定自己。不管她是还在蹒跚学步的孩子,还是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孩子,都期待父母的看见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