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在想:如果孩子出生之前可以选择自己的父母,他们会如何选择呢?会把什么作为最重要的选择标准呢?以前贫苦的人家养不起孩子,却还是生很多孩子,因为多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多一个劳动力。而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娱乐文化不断丰富,也或许是父母、祖父母这一辈的人尝过很多的苦,所以不舍得让孩子再受一点苦。于是,孩子们的童年似乎多了很多“不可以”的声音,诚然这种种的“不可以”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孩子,可这是否也会阻碍了孩子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
陶行知先生说 “如果我是一个小孩:我不要恐惧;我不要饿肚;我要玩得高兴;我要有机会长进。”所以,我们在选择让一个小生命来临这个世界之前,能否先问问自己是否做好了成为一位合格的爸爸或妈妈的准备,能否保证自己情绪稳定,给予孩子正向的引导,能否给予孩子基本的物质基础和每天的有效陪伴,能否意识到孩子想要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我认为,父母只是孩子的一个载体,当孩子出生后,他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会有自己的思想,会有自己的生活,也会有自己的人生。孩子不是谁的附属品,他不属于任何人,他只是他自己。而父母能否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属于他自己的人生,我觉得这是父母需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