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5日。星期五,天气晴!
今天早上我带儿子下楼做核酸,来到检测点,队伍排起了长龙!我一看时间,七点十四了,老师要求7:30前做完核酸并填台账,然后早读,我担心他误了早读课,所以心理有些着急?我就问儿子:用不用我去给那个维持秩序的叔叔说一下,上网课的插队先做?孩子说:你没看见吗?哪有学生在插队的?就排队做吧!我说:行,咱们按规矩来吧。我们排在了队伍的最后面。我心里为孩子的品行高兴,他没有这个插队的意思,遵守社会规则,真不错!错的在我,我怀着侥幸的心理,想要让他早一点做。尽管心理上我知道应该排队,但是当时想着以前有过这样的规定,就想着先问问主持人可不可以?我很羞愧!我又很自豪,孩子终将走向社会,有这样的意识,他会走的顺利的。
过了一会儿,那个维持秩序的防疫人员喊:上网课的孩子可以插队上前面来的,这时我儿子看到前面有几个孩子去前面先做了,他也就先去做了。
生活处处皆教育。既教育孩子,也教育家长。就看你遇见问题如何用心思考!
后来这个事,我又反思一下,如果我不催,不说,让孩子自然承担后果:由于起床晚了几分钟,那么后面会一连串的晚。他如果担心上课迟到,那么明天自然会早一点起床。所以凡事皆有两面性。就看你如何看待并处理。
就像武校长说的:
任何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遇到他的第一任导师,或父母,或其他家人。
这些导师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们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过度过程中的“活教材”,他们是孩子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模板”。
所以父母一定要做正面教材,以身作则,做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