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星期六多云
亲子日记第346篇
《老子》的“大道废,有仁义”篇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guojia昏乱,有忠臣。
人类社会原本遵循“道”的规律,那时候guojun顺应民意,老百姓的生活美满幸福,家家户户都丰衣足食,邻里之间相处的和睦融洽,君臣之间也相互信任,没有分歧。但是当这个大道被废除弃了以后,社会就变样了,guojun不再认为老百姓是最重要的了,而总想着满足自己的欲望,想过奢侈的生活,不再替百姓分忧解难了。而百姓之间,也变得互相不信任了。于是,有人开始提倡仁义,告诉大家个人的私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德行,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自己的良心。guojun为了自己的欲望,开始采用一些计谋来愚弄百姓,因此百姓也学会了这种奸滑的权术,所以看似每个人都有了些智慧,其实丢掉的是大智慧,反而使每个人都阴险狡诈了。百姓之间本来互敬互爱,相互信任,相互尊敬,但因为有了这些虚伪的权术,所以亲人之间也失去了彼此的信任和尊重,这才使得有人提倡做父亲的应该以慈爱为本,爱护自己的子女,做子女的应该以孝顺为本,尊敬自己的父母和长辈。guojun和大臣之间本来是互相支撑的,由于大道的废弃,使得guojun和大臣之间变得不和睦了,上下不一心。有些奸臣为了自己的私利,讨好guojun,于是在朝堂上出现了忠臣、奸臣之分。
老子认为,仁义、智慧、慈孝、忠诚这些社会中的好的一面其实是大道废弃之后才产生的。如果大道没有废弃,统治者和百姓一条心,顺应民心,老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都怀着一颗善良的、淳朴的心,又有谁会不忠、不孝、不仁义呢?老子是一个很睿智的哲学家,他不仅能够看到我们能看到的东西,比如我们都看到了人应该仁义、慈孝、忠诚,他也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这样,更重要的是,他比我们站得更高,在另外一个层次上告诉我们,这个社会原本就该是仁义、慈孝的,因为有人破坏了社会之间的平衡,仁义、慈孝变成了大家缺少的东西,所以才不得不拿出来提倡,让每个人都朝仁义、慈孝的方向发展。归根结底,老子还是提倡社会的发展应该顺应自然、顺应规律、顺应民心,上到统治者,下到老百姓,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快乐地生活,那样仁义、慈孝和忠诚就不需要提倡了,因为大家都做到了。
人之初,性本善。告诉我们做事要回归本心,顺其自然,才会和谐、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