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 星期一 晴
给孩子灌输再多的知识,不如培养他对知识探索的兴趣。也就是有再来一次的想法。不光是知识层面,应该是任何方面吧
体育老师一直用天天跳绳app,鼓励孩子们运动打卡。果果有一次被踢毽子运动给难住了,而且发脾气。我刚开始也被这种坏情绪影响了。有点困难就退缩,真是让人生气。于是,我跟他爸爸也尝试了一下这个运动。结果分值比他高,他更加生气,再也不踢了。我想到批评指责是不会给他带来信心和兴趣。我转念与他共情,并且跟他说:“我跟爸爸都快四十了,才踢二十个,你才八岁就踢十多个,其实你比我们都厉害。”
他听到我这么说,一下子又高兴起来,对自己有了信心,决定再来一次。信心倍增的情况下,状态果然不错,比他爸爸就少了三个。然后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涌来,又尝试了很多遍,直到体力下降,在我的劝说下,停止休息。
如果我不鼓励他,不给他信心,可能这个运动他会一直厌恶下去。有了信心,就有了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