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一颗心来”,即以一颗赤胆忠心舍弃私利,映照出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的精神品格。陶行知先生留学回国后,便把目光聚焦在乡村教育。他深知“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毅然决然放弃大学任教的优厚条件,脱去西装革履,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南京晓庄师范,带领学生们自己耕作、自己劳动、自己修建校舍,“为老百姓服务,我们吃草也干;为了苦孩子,甘为骆驼”。晓庄师范虽然只办了三年就被国民党查封,陶行知先生却始终不渝地为中国平民教育奔波,在波折与坎坷中救中华。甘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这颗心始终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教育。
不仅“捧着一颗心来”,更“不带半颗草去”。这是一种不求回报,不掺杂个人私利的奉献,廉洁自律、两袖清风。唯有心底无私天地宽,才能毫无顾忌地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国家和人民;唯有严于律己,才能形成表率和示范,真正无愧于“教师”之称呼。陶行知先生生活简朴,从不乱花一分钱,节省下来的钱都用来办教育,他把公家一文钱比作公家一身汗,严格家庭管教,就是为了不辜负国家的教育事业。
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品德风范教育了很多人,深深影响了很多人。在新时代,我们要不断向他学习,努力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