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表现不错的小鸣鸣,今天上课期间和同学发信息,被我给拒绝了,他很不开心,说不是他弄的他的同学把他拉进去的,还老是给他发信息。现在的孩子真是太聪明了,在钉钉群里建群,拉同学进群聊天,一会一个信息,一会一个信息,严重的影响孩子的上课质量。中午利用饭后时间我和他好好的谈了谈,和同学聊天妈妈不会反对,但是上课期间不允许的。在课后或完成作业的时候可以和同学互动聊天。小鸣鸣说他已经给同学说了,可是他的同学不听,还是一个劲的发,要不你告诉老师吧。我呢也和小鸣鸣老师及时的做了沟通。老师明天会给孩子们讲讲。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也做了简单的制止,小鸣鸣退出来群,但是下午有加上了,效果不好,需要要用巧妙的方式去做引导、疏导。“孩子在三年级之后,对外界社会的接触更广泛,他们接触到的信息有正向的,也有负面的,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如何去面对、判断。家长要尽早和孩子在网络使用上有比较详细的约定,明确使用规则,让孩子了解界限,守好底线。另外,孩子们成长有交流的需要,是很正常的,也需要家长支持和理解,孩子们之间的交流,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在上课期间是绝对不允许的。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对学习的不认真。
孩子也希望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环境,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其实不要说是孩子,即使是成人,也想有个可以无拘无束说说话、吐吐槽的地方。作为家长,作为老师,都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并尽力呵护孩子们的这一方天地,我们不能太焦虑,大动干戈地去批评和教育。如果简单地介入到学生群的管理,把学生在群里说的话拿到现实环境来批评,甚至粗暴地解散这个群,势必会让学生害怕和反感。再退一步说,如果学生真的解散了这个群,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再重新建第二个,第三个……他们可能会隐藏得更小心,聊的内容可能也会更过分。”
不要总是试图控制孩子,尊重不等于放纵,发现有问题了,要及时地去教育和引导。比如让有责任心、有正义感的孩子把不良信息及时告诉老师,让孩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方式,比教师直接干预要温和很多,也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因此造成这些孩子被孤立,我们培养的不是“告密者”。同时家长和老师合作,对学生的网络管理、手机管理实施全面引导,让孩子健康快乐的网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