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1月8日 星期天 晴 第303篇
茜航妈咪

今日分享:什么是心理能力方面的问题?

如果你发现孩子懒惰、拖拉、磨蹭,即使再多地催促,再细致的作息规划往往都起不了作用,因为根本问题不在这儿!

讲一个亲身感受。一般我都是6点左右起床,但今天起床已近7点半了,其实中间明明有听到闹钟,但身体就想多躺会儿……在我起床后,尽管头脑已经清醒,但总莫名觉心里不得劲儿,于是刻意感受一下自己的内心,觉察到很可能是因为没有做到“按计划早起”,而有点懊恼和自责!

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对比之前有过的好的起床体验,我试图找到其中的缘由。

首先,排除身体原因,因为最近健康状况良好。然后,也不是因为晚睡,昨天10点多就睡了。再者,也不是因为累着了,近期工作量还好……那是什么原因?

内心直觉告诉我,是心理能量方面的问题。

什么意思?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一种体验。如果最近一段时间,生活中更多是开心、快乐,好的感觉的经历,尤其是内心充满喜悦、目标和向往的时候,一般会起床比较早,而且往往是自然醒,并且起来后精力充沛,头脑清晰。

相反,如果最近一段时间,更多是压力或焦虑,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觉,往往身体会容易感到疲乏,起床时就会有“懒惰”的迹象。

前者就是心理能量相对充足带来的体验,后者则是不足的表现。其实“心理能量”,一个主要外化体现,就是俗话说的“心情”。

顺便看看,近期,自己的心情状态是否都还好?

这对孩子同样如此。如果一个孩子日常感受更多是压力、自责、生气、害怕等,是负面的居多,那日子一长,他的整个人的状态就是萎靡和消极的,自然而然呈现出来的,就是做事的时候(尤其是不太感兴趣的)一副拖拉懒散的样子。

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一般是怎么做呢?

当孩子起不了床,懒散,墨迹,啥都不想干等,很多家庭教育的做法,可能都是讲道理或不停催促。因为父母内心觉得,这只是一个行为问题,只要凭借意志,从行为上做出改变就可以,甚至还认为,做到这点理应很容易……

由于是这样的想法,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亲子沟通中会有那么多催促、说教、讲习惯,而且,孩子一旦说不听,父母就会开始埋怨、生气和无奈(无奈很多时候都是“说不听”(⊙o⊙)…)!

但其实,我们把这个问题看得有点粗浅、过于表象了。如果我们顺着孩子懒惰的行为表象深入下去,你肯定能摸到一条很深的根,而且这条根就在心理。当一个人内心没有好的感觉,缺乏对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心中没有力量,他的外在行为表现就很容易出现懒散和拖拉。

一句话:你看到的是“懒惰”的外在的行为,其实根源是内心的无力。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问题根源找到了,方法也就出来了。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着手点和关键点,并不是拼命地催促,更不是责骂,而是要想办法提升孩子的心理能量和内在力量。

事实上,一切看得见的行为问题,都是表象,背后的主导者一定对应着某种看不见的心理和能量,我们需要去觉察它、找到它,才能从根本上有底气、有方法,去面对它与解决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843578
推荐日记
《2023.01.08 周日》
《周末的放松》
《快速提分的心理福祉直播课感悟》
《跟万校长读《大学》》
《2023.1.8 周天 266》
《多一点耐心和宽容》
《亲子日记656 2023.1.8星期日 周末放风》
《52天》
《亲子日记199—正向反馈》
《亲子日记1173篇》
《寒假周末第一天》
《你会自救吗—武校—碎思》
《351.家长会(第十二天 )》
《感悟》
《1.8劳动最光荣》
《儿子进步了》
《亲子日记第330天》
《20230108 星期日 晴》
《2023.1.8 周日 多云》
《1月8日 星期天 晴 第303篇》
《周末》
《2023年1月8日 星期日 晴 亲子日记第522篇》
《亲子日记第1252篇》
《我和父母共读一本书》
《百度的强大》
《2023.1.8 星期日 晴819》
《回娘家》
《亲子日记第321篇补日记》
《第378篇亲子日记》
《高效工作》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