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1月8日 星期天 晴 第303篇
茜航妈咪

今日分享:什么是心理能力方面的问题?

如果你发现孩子懒惰、拖拉、磨蹭,即使再多地催促,再细致的作息规划往往都起不了作用,因为根本问题不在这儿!

讲一个亲身感受。一般我都是6点左右起床,但今天起床已近7点半了,其实中间明明有听到闹钟,但身体就想多躺会儿……在我起床后,尽管头脑已经清醒,但总莫名觉心里不得劲儿,于是刻意感受一下自己的内心,觉察到很可能是因为没有做到“按计划早起”,而有点懊恼和自责!

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对比之前有过的好的起床体验,我试图找到其中的缘由。

首先,排除身体原因,因为最近健康状况良好。然后,也不是因为晚睡,昨天10点多就睡了。再者,也不是因为累着了,近期工作量还好……那是什么原因?

内心直觉告诉我,是心理能量方面的问题。

什么意思?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一种体验。如果最近一段时间,生活中更多是开心、快乐,好的感觉的经历,尤其是内心充满喜悦、目标和向往的时候,一般会起床比较早,而且往往是自然醒,并且起来后精力充沛,头脑清晰。

相反,如果最近一段时间,更多是压力或焦虑,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觉,往往身体会容易感到疲乏,起床时就会有“懒惰”的迹象。

前者就是心理能量相对充足带来的体验,后者则是不足的表现。其实“心理能量”,一个主要外化体现,就是俗话说的“心情”。

顺便看看,近期,自己的心情状态是否都还好?

这对孩子同样如此。如果一个孩子日常感受更多是压力、自责、生气、害怕等,是负面的居多,那日子一长,他的整个人的状态就是萎靡和消极的,自然而然呈现出来的,就是做事的时候(尤其是不太感兴趣的)一副拖拉懒散的样子。

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一般是怎么做呢?

当孩子起不了床,懒散,墨迹,啥都不想干等,很多家庭教育的做法,可能都是讲道理或不停催促。因为父母内心觉得,这只是一个行为问题,只要凭借意志,从行为上做出改变就可以,甚至还认为,做到这点理应很容易……

由于是这样的想法,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亲子沟通中会有那么多催促、说教、讲习惯,而且,孩子一旦说不听,父母就会开始埋怨、生气和无奈(无奈很多时候都是“说不听”(⊙o⊙)…)!

但其实,我们把这个问题看得有点粗浅、过于表象了。如果我们顺着孩子懒惰的行为表象深入下去,你肯定能摸到一条很深的根,而且这条根就在心理。当一个人内心没有好的感觉,缺乏对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心中没有力量,他的外在行为表现就很容易出现懒散和拖拉。

一句话:你看到的是“懒惰”的外在的行为,其实根源是内心的无力。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问题根源找到了,方法也就出来了。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着手点和关键点,并不是拼命地催促,更不是责骂,而是要想办法提升孩子的心理能量和内在力量。

事实上,一切看得见的行为问题,都是表象,背后的主导者一定对应着某种看不见的心理和能量,我们需要去觉察它、找到它,才能从根本上有底气、有方法,去面对它与解决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843578
推荐日记
《2023.1.8 晴 周日 574篇》
《20230108亲子日记第247篇——跟弟弟一起住姥姥家》
《84》
《爱吃的晚饭277》
《周末的放松》
《你会自救吗—武校—碎思》
《儿子进步了》
《亲子日记第331天》
《2023.1.8第351算账》
《繁荣路3.12周逸辰和第二实验幼儿园香中二周奕帆妈妈 362》
《亲子日记1190》
《亲子日记第350篇,2023年1月8日,周日,晴》
《我和父母共读一本书》
《好的心态》
《亲子日记第321篇补日记》
《传承 第321篇》
《367篇~子时的陪伴》
《第107篇记,1月8日,小雨》
《第516篇》
《亲子日记331篇》
《情绪》
《送回姥姥家》
《2023.1.8 周天 266》
《 长干行其二唐崔颢》
《幸运的事情》
《陪儿子放鞭炮》
《随笔》
《吃芸豆中毒》
《我也有一千万》
《今天也是爱阅读的娃》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