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星期三。 晴
父母规第11条中是这样写的:从此刻起:我要通过孩子的问题,找出我自己的问题,修正我自己。因为我知道: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我是一切的根源。不难想象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孩子的一切都是源自家庭,源自父母给予的环境、认知、行为、思维模式的影响,那么今晚的主题:孩子沉迷手机,为什么沉迷手机?背后的问题您知道吗?很荣幸走进苏老师的直播间,听后也却有所获!
每个父母的愿望都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未来是一个正直善良的、幸福的人,如果孩子有问题也要从自身反省和学习,只有改变了旧观念的方法,改变老式的沟通模式,才能改变孩子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以及做人的道理!言规正传今晚的主题: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苏老师通过个人案例为大家剖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为什么玩手机?身教重于言传,网络化时代,手机人人不离手,大人整天抱着手机不撒手,孩子们为什么要学习,他会绝得不公平能不模仿吗?家庭是一个小社会,任何一个家人都要平等,不能有任何特权。
孩子为什么离不开手机?试想下手机会带给孩子什么?游戏本身最大的吸引力就是会赞美、会鼓励、能看见,体验游戏中的人会觉得有存在感、价值感、成就感、让人敢闯敢做,提升自信心……相反以上这些能量都是生活中可望不可及的不是吗?孩子在父母那里得不到一点的温暖和鼓励,只能在游戏中寻找。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被鼓励、被赞美,我们应该如何做呢?首先陪伴孩子体验游戏,用同样的方法在游戏中鼓励孩子:失败了没关系,我们继续加油;成功了和他一起欢呼雀跃,跟他打成一片成为了朋友,渐渐从里面走出来,此时他会觉得缺少了你的陪伴没意思,时间久了游戏也会没有意义了!很简单的方法:先处理关系、再谈教育,关系重于教育。
苏老师又分享了蘑菇的故事,我们都要做蘑菇人,将孩子从困境中带出来,成为自己的知己,一点点往外带,孩子有了存在感、价值感、自信,也会不受网络控制了。
苏老师说的很对:孩子是人,手机是机器,人还治不了机器吗?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学会如何说话,把我们所学的方法换成动力,多鼓励、多去相信孩子、多接纳,孩子一定会越来越👌!我们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教练,会在学习的路上陪伴孩子度过18个马拉松,孩子的起跑线是我们,这段旅程还需要我们不断鼓励和引导,多喊几次加油,多给予孩子成长的力量,相信一定会到达胜利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