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读的是第三章《提问的语言》。教师在教学中总会提出很多的问题,很多时候这些提问的意义并不大,如何提高提问的效果?这一章会给我们一些思考。
“提问的语言”就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时所使用的语言。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要的事情。
反思:我总是给学生提出一长串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可是却忘记了提问的目的,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而不是把东西硬塞给他。
教师应该通过教导来促使学生思考“什么事不能做”“为什么不能做”“今后应该怎么做”等问题,有效提问的要点为:
1.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需要反推出“问题”。
2.记录,将学生针对提问进行思考后而得出的结论写在纸上或黑板上,总之记录在学生可以看到的地方。
3.评价事后行动
4.将全班同学当成“一个人”
反思:这几个要点我第二点和第三点做得不太好,提醒学生改正后,忘记了记录以及事后的反馈。
因此读这本书我学会了黄金圈理论,自圆心出发由内向外地进行说明。首先确定目标(为什么),确定目标后再考虑怎么做,进一步考虑具体做什么,最后将这些内容全部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