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又称为过年,父母小时候会盼望着过年吃顿好的或者吃顿白面饺子🥟,90后的我们盼望着过年可以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收,有糖吃,可以放鞭炮🧨等等,那时候的日子不算富裕,物质生活也不够丰富,有些东西只有过年的父母才会买回来,我最喜欢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鞭炮🧨齐鸣。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春节记忆,而如今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各种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都应有尽有,重点是不需要非得等到春节都随时可以吃到与满足,新一代孩子们或许对于过年没有我们那么深厚的情感和期待,那我们作为父母应当如何让孩子们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给他们的童年留下一份值得回味一生的春节记忆?如何给他们讲好我们的传统文化?以此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2023年1月15日就是小年了,话说过了小年后年味越来越浓,大家都在置办年货,打扫屋子,在老家还要蒸很多包子馒头,家家户户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我最近在家开始打扫卫生,今年可谓是最用心的一年了,我一边打扫着卫生,两个孩子在哪玩着,子琪突然跑来说:“妈妈,你为什么要打扫卫生啊”?我说要过年了,要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迎接新的一年,也寓意着以一个全新的状态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奋斗,收获更好的生活。
子琪说:“我知道了,我学过这个,要把一年不好的都扔掉,只要好的,新的一年我要好好学习”。听完这话忽然觉得孩子的教育真是不能疏忽,一定要好好陪孩子成长。
小年将至,要给孩子讲小年的习俗,还要给孩子们有种期待过年的那种心情。比如,买了糖瓜好吃的,孩子看到特想吃,我告诉孩子等到过小年的时候才能吃,买了新衣服新鞋子也是要等到过年才可以穿,特想要的一个礼物等到过年的时候才买……等等,不是没有而是借助过年为由顺便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感,这个能力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能抵制住满足当下欲望的诱惑,以此来获取最大化的利益和享受。延迟满足但并不是单纯的压抑孩子的需求,也不是一味地等待,更不是“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只是要“先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延迟满足能力强,说明孩子在面对诱人的需求时,为了自己更长远的享受而放弃当前的冲动。其实在平时也会培养孩子这种能力,而借由春节来加深一下也是很好的。因为培养这种能力一定是妈妈在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来配合的,记得北京大学博士汪冰说:“延迟满足不是对快乐说‘不’,而是帮助我们达成短期快乐和长期收获的平衡,让生活越来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