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第十三章《文第十三》:
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记言记事的辞之外,还有讼辞。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游士最重说辞,墨子则是第一个注意辩论方法的人。但道家的老、庄,法家的韩非,却不重辩。孔子主张“慎言",痛恨“巧言”和"利口”,墨子和孟子就极为铺排。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是第一部有自己系统的史书,他创造了“纪传”的体制。汉武帝时候,盛行辞赋。后世称为“楚辞汉赋”“赋”的特色是铺张,排偶,用典故。东汉时候“骈文”发展起来。唐朝韩愈和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及至宋代文体大变,又称为“散文”。宋代还出现了“话本”这便是“长篇小说”。明清均作八股文,出现了桐城派。中国一切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语言的现代化也是自然的趋势,并不足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