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引用别人写的一篇《宋人碗里的春天》的文章的片段,来感受中华美文的魅力。
寻常的的烟火日子里,碗是我们最再熟悉不过的东西,有各种花纹和款式,四季皆可用。对宋人而言,却不是这样的。他们的碗,仿佛只属于春天,有春风拂柳的淡淡色泽,有春水游鱼的灵动花纹,也有盛满春菜的简淡清欢。
宋人的春天在碗里,宋人崇尚青色与白色,落到一个个碗中,便是青瓷如玉,白瓷胜雪。这种美最动人的地方,或许就在于那种淡淡的素雅之色,如春日薄雾,如春水初生,如江南三月的拂堤春风。而且光是宋词的青色,就有天青,粉青,梅子青,影青……似乎就连春天的时间流动感都被拉长了。
把春天的团茶碾成茶末,后投入青瓷茶碗中,一边注水,一边用茶筅用力转圈击打,直到将茶汤打出犹如雪浪般的泡沫端起那个天青色的茶碗,仿佛能看见春江浮沫、疏星淡月。这是宋人的碗,是宋人心中永不消逝的春天,也是宋人所崇尚的生命之色:纯洁、素净,质本洁来还洁去。
当宋人拎起一只梅瓶,将春酿汩汩倒入碗中,酒水的冲力在碗里回旋荡漾,连碗底的游鱼也差点儿跃出水面来。春晚盛春酒,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这件器皿所洋溢出的那种盛大却又内敛的喜悦。相对于青瓷来说,白瓷的釉更轻薄,更便于刻花。宋人便在这件定窑白釉碗的盘心刻上游鱼和折枝花的模样。
古人说:“致广大而尽精微。”宋人的碗里,包含着春江游鱼的细微生活,也藏下了宇宙的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