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后,面对众多的选择,更要重视自己的需求,要有对不好的事情说“不”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告诉孩子“你不必退让”,真的非常重要。
1. 不要控制太多,孩子更能找到自我。
在有些家庭里,父母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孩子的成长,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要介入。
因为很少有自己做决定的机会,长大后,他更容易认为别人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的。
所以,要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允许他理直气壮地说“不”。
2. 父母情绪稳定,孩子才懂得取悦自己。
父母的脾气秉性里,藏着孩子的性格。
爸爸若是幽默阳光,孩子便能学会积极和宽容,也懂得取悦自己。
妈妈若是温和坚定,孩子便能拥有不卑不亢的力量,懂得以柔克刚的处事方式。
一个幽默快乐的爸爸,不仅是妈妈好心情的保证,也是孩子心理品质的最大支持。
3. 不强迫孩子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
父母有界限,孩子才懂得保护自己,也会知道人际关系的分寸。
何为有界限的家庭?一般会有以下特征:
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不强迫孩子分享;不随意处置孩子的物品;关于孩子吃穿住行的决定,要和孩子讨论。
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需求。
4. 多给予孩子认同。
《心理营养》中说:
“如果说在安全感的给予方面,妈妈比爸爸重要,那在肯定和认同这方面,爸爸的作用则很大。”
男孩渴望父亲的认同,尤其青春期的男孩,他们自尊心增强,来自父亲的鼓励和赞美,是培养孩子信心的关键。
当孩子情绪失控、暴躁发怒时,父母一定不要用“要懂事”来忽略孩子的情绪。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怀抱,他会懂得自己是被爱着的。
这样的心理基础,也会让他在面对争执时,敢于表达自己。
愿大家都能明白,孩子的成长路上,父母是帮助他们成为自己的最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