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天晚上都带着一份期待,总有一个时间是属于自己安安静静的和书在一起,内心里的焦躁紧张就会少一分,生出一分平和与智慧来。
2023年1月26日大年初五,今天读的是《父母的觉醒》(法莎丽•萨巴瑞著),这已然是打卡以来读的第四本书了,有的读的详细,有的读的粗略,感觉都是美好的。
第一章:一个真实的自我
当时我意识到自己做出的反应,有可能让孩子精神大振,也有可能伤了她的心。
我首先应当努力做到的是让孩子享有身为自己的权利,让他们在自己的命运轨迹下生活,那才是他们人格精神的真实反应。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规划图。因为每一个孩子体内都藏着一幅蓝图,他们早早地就开始接触最本质的自我,同时开始体会自己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不认真观察他们,我们就会剥夺天赐他们的权利,让他们无法走上最佳的命运轨迹。
在教养孩子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特意倾听过他们的心声?如果我使用的方法效果不佳,那我愿不愿意做出改变?
我们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绝对不是因为我们不够爱他们,而是由于我们缺少了一种为人父母的觉醒意识。
在我们个人的发展过程中,自负感是一个发育阶段,颇像蛋壳之于孵化中的小鸡。在小鸡发育的过程中,蛋壳有其需要发挥的功能。但当小鸡不再需要蛋壳的保护的时候,如果它还不破裂,那么就会阻碍小鸡的发育。同理,伴随着我们本质自我不断发展,自负感构成的保护壳也应该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
孩子的可塑性太强了,相形之下,父母常常忽略来自孩子的邀请,错失了塑造自己的机会,也失去了成为孩子精神伙伴的机会。
如果我们把教养孩子的过程看作是一个精神转型的成长过程,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心灵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可以承载转型过程中学到的种种经验与教训。孩子可以促使我们提升,让我们获得更深刻的感受,理解了这一层,我们将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自己。
觉醒的教养方式不仅需要我们善于倾听孩子,尊重他们的精神世界,时刻同他们心心相印,同样需要我们重视纪律和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