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 28日晴星期六(第864篇)
卢梭在《爱弥尔》中曾说:“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迟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绝他,这种意料不到的拒绝,对他的伤害,远远大于他不曾得到过满足的伤害。”
很多父母,见不得孩子受委屈、难过,总想让孩子一直处在舒适满足的状态里。比如:
玩游戏时,故意输给孩子;
孩子和同学闹矛盾了,家长去找同学理论;
本来不应该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撒撒娇、哭一哭,就忍不住满足他······
被呵护的孩子,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没有承担过自己行为的后果,心理韧性会差很多,容易被挫折打倒,喜欢依赖别人,缺乏责任感。
挫折和失败,是任何人一生中都逃不开的课题。从小有所经历,学会如何面对,未来才不会慌张,轻易被其打倒。
当孩子经历一些挫折,真实地体会难过、失望、生气、沮丧等情绪,才会真正地长大,认清生活的真相,获得思想上的成熟。
因此,挫折、失败的“苦”,家长不能因为不忍心就帮孩子避免。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不缺挫折:想要的东西得不到、考试考砸、被朋友忽视、努力做一件事却没有成功······
这些大大小小的挫折,都是他学习和成长的好时机。
家长要做的不是刻意制造挫折,而是在孩子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正确引导他们。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自然地去经历挫折、体会那些不舒服、难过等负面情绪,并教会孩子如何积极地面对,如何从负面情绪中走出、勇往直前。
在孩子挫败的时候,家长拿出爱和耐心,陪伴他,接纳和理解他的感受,再给予孩子鼓励和有价值的建议,让孩子重拾信心,通过实际行动改变现状。
此外,鼓励孩子多尝试、探索,允许孩子犯错。经历多了,孩子获得的经验教训也更多,内心更加强大。
记得屠格涅夫说过一句话:“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没有不需要吃苦的人生,早年让孩子吃些苦,得到锻炼,长大后他会对生活拥有更多的掌控感、选择权,未来将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