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梁钦元先生的课《亲子相处要通情达理》。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老师这么说,对于孩子来说要“通情达理”。听完老师说的后,我才发现,其实平日里和孩子好好说话,学会倾听等,都是所谓的通情达理。
生活中爸爸妈妈,公公婆婆,婆媳之间等相处和谐融洽,通情达理是一个孩子最大的幸福,所有的爸爸妈妈在宝贝降临的那一刻,没有人生来就是一个好家长。就是因为由于孩子的到来,一个人才有了家长的身份,在照顾和管教、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才慢慢学会了怎么样去做一个合格的爸爸妈妈。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生活中的父母的辛辛苦苦为子女做力所能及的一切事,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自认为为子女着想地提出各种教育要求,子女却不理解、不接受您的一片苦心,亲子双方都觉得委屈。因为在那?没有沟通。
平日里,我不看电视,偶尔闲下来的时候看看新闻,我比较喜欢的俩个家庭是:杜江和霍思燕。一个是应采儿和陈小春。他们俩家是娱乐圈出了名的好家庭和楷模夫妻。对待嗯哼的教育和Jasper的教育是全网公认的,并且让我又一次重新认识到了担当、耐心。
1、作为父母,应该多观察孩子的面部表情,行为举止,内心活动,多和孩子交流,聊天,发现问题及时疏导。
2、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作为父母要学会聆听孩子,让孩子学会倾诉,学会表达。如果孩子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或吐露自己的感受时,父母应该要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很在意,很你的想法与感觉,就算身边有事情也应该放下,眼神的接触是沟通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适时的给予反应或支持,会让彼此的关系更为接近。
3、父母要学会关注孩子,每一个家庭的父母都是为了家,为了孩子奔波劳累,努力挣钱。为的就是让孩子有一个好的生活,但是忙的时候不能忘了孩子还需要父母的关注和陪伴。哪怕是仅有的抱一抱,亲一亲。
4、作为父母要理解孩子。很多父母,都是显得高高在上,什么都是我说的做的就是对的,你就是个孩子,必须听家长的。试问一下?凭什么?就凭孩子小,是未成年,就凭你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就要毫无理由的听你的吗?就因为孩子小,作为父母不能一味地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孩子的问题,有时候站在孩子的立场来思考,会让彼此的感觉更为接近,也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体会孩子的喜怒哀乐,孩子做错一件事情,还没等着孩子解释为什么这么做,你就给人家劈头盖脸,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人家,那完了,以后孩子永远不会对你敞开心扉交流。到时候你后悔也来不及了。
5、要学会鼓励和赞美。孩子从小出生就是一张白纸,一张纯白色的纸,这张纸代表着将来进入社会后,他的成绩和能力。不要因为孩子小做错事就开口骂他,要主动发现孩子做错事情中的优点,先抛开缺点和批评,多鼓励鼓励。专家不是说奖励比惩罚有效,可以使亲子关系更为融洽,就算孩子做错事,也应该赞赏孩子做事的努力,再就事论事,这样比较象是在给孩子意见或建议。
6、父母说话的时候要注意语气:不要老是用责备的口吻说话,我有一个朋友,孩子和我家小宝一个年级,我们俩个相处很好。所以经常去她家蹭饭,一起带着孩子出去玩,逛街等。但是对于教育孩子这个事情上,我每次都会说:“你把闺女给我吧,我实在看不下去你每天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冲着孩子发脾气,命令式的。她是个孩子,不是个机器人。”我这个朋友平时要照顾俩个孩子。俩个孩子也比较淘气的,家里人说什么都不听,我在他家的时候说就听。每次在家里和他妈视频,孩子都会说:“我要去姨家,姨说话太温柔了,你看人家俺姨和王若菡多么的亲,多么的好,羡慕死我了”。你若能好好说话,孩子会敞开心扉和你聊天,把她内心的想法告诉你,孩子会把你当成一个好朋友看待,因为少了居高临下的那种感觉,这样才有助于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气氛,也让沟通变得更能令人接受。
“通情达理”需要不断父母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我也会不断继续努力学习。学会用通情达理来和孩子做一个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