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8日 星期六 天气晴
今天和孩子一起读了《儒林外史》。吴敬梓的这部小说,是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代表作。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从明朝到晚清,一群读书人的科举考试经历。书中人物众多:范进、牛布衣、马二先生、杜少卿、沈琼枝……这些人物或才学出众、出口成章;或贪婪自私,令人恨之入骨;或奸诈狡猾,让人防不胜防……作者通过对一批人科举考试前的描写以及最后其命运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科举考试之事历来是封建统治者打击百姓最常用到手段,《儒林外史》中也不例外。王冕就是因为不愿当和尚才走出考场不回家而被母亲卖到了南京卖画挣钱养家。在我看来王冕算是一个幸运儿了!他有爱画画甚至有艺术细胞!但是为什么偏偏是他呢?这就要从封建制度说起了,它不仅限制了人们最基本的自由也严重阻碍着艺术和文化上水平上的提高。在这样的制度下,“举秀才”成了读书人步入仕途的一道门槛。那些官宦人家的子弟,有科举优势,可以轻松获得财富和社会地位。所以像王冕这样的“平民”成了他们科举道路上的绊脚石,“学而优则仕”、“科举考试毁了多少人”这些话并不是夸张。科举制度给人带来的危害有很多,但我认为最大的危害就是它扼杀了很多有才华的人。
七 一 隋炎博